校企合作开启“双赢”模式—— 贵阳学院—三菱电机自动化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成立
2013-01-04白亚茹
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校企合作已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办学思路。
2013年5月21日,贵阳学院—三菱电机自动化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授牌仪式在贵阳学院成功举办。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菱电机自动化)总裁城下雅纪、技术总监蔡建国,贵阳学院校长龚振黔、副校长谷丽应及副校长焦艳等参加了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当天,在贵阳学院老师的带领下,三菱电机自动化员工一行参观了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以及大学科技产业园及数控技术中心。在参观过程中,三菱电机自动化的员工与贵阳学院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现在,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人工费的不断增长,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环境对策及品质管理等。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创新。”三菱电机自动化总裁城下雅纪表示。
三菱电机自动化联合培训中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旨在培养具有丰富创造力和挑战精神的工程师,为各个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贵阳学院—三菱电机自动化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于2010年开始筹建,经过三年时间,建成了低压电器实训室、工厂自动化实训室、伺服与变频控制实训室、液压与气动控制实训室,拥有三菱电机PLC设备、伺服驱动设备、变频调速器、数控系统等设备80余套。
“我们的产品是‘工具’,包括工业上所用的PLC,能让马达自由运行的变频器、伺服,这些都是能最大化发挥工程师创造力的‘工具’。” 城下雅纪说。目前正是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贵州省将成为西南地区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贵阳学院—三菱电机自动化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的建成将对贵州省企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产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贵阳学院副校长焦艳表示,将利用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这个合作平台,搭建起贵阳学院和三菱电机自动化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充分发挥贵阳学院的学科专业和科研人员优势,与三菱电机自动化的技术优势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校相关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相关产业的影响力,形成协同创新合力。
随着校企合作影响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三菱电机自动化是较早与高校展开合作的企业之一。
从2005年开始,三菱电机自动化就致力于推进产学研合作,与22所本科院校、18所高职院校展开了广泛合作,共建实验室47个,为中国多所高校捐赠设备,建设FA实验室,并为教师提供科学教研平台。目前,三菱电机自动化已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与中国高校合作。城下雅纪希望在今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使其更加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仅仅供人观看的产品是没有价值的,学生实际动手来操作设备,才能够更加了解产品,才能体现产品价值。”
已连续举办六届的“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大赛是三菱电机自动化与中国各高校合作共同发起的,每年面向高校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生)开展一次的科技竞赛活动。大赛的参赛队伍中,有注重科研发展的985院校,有注重工程技术应用的工程学院,还有高职高专学校。城下雅纪表示,开设自动化相关专业的中国院校非常多,但参赛学生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所以需要在中国国内继续扩大大赛的影响力,为更多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从大赛的情况来看,高职和本科的学生没有谁强谁弱的问题。有些院校的学生每参加一次大赛,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现在已经把校企合作作为一个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来自企业的典型产品以及工程项目都融入到了教材中,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与企业紧密合作。” 第六届“三菱电机自动化杯”大学生自动化大赛评委、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狄建雄谈到。
联合国教科文产学合作教习主持人查建中教授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样一个现象归因于教育和产业的脱节。因此,如何解决产学脱节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企业在早期就介入学校,例如从大一、大二就开始与学生有所接触,不仅有利于解决产学脱节问题,对于解决跳槽率高的问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菱电机自动化与贵阳学院此次的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形式。对于贵阳学院来说,是探索与国际企业深度合作的有益尝试;对于三菱电机来说,是融入贵州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机会。企业与学校将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双赢的良好格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高校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基础。企业推广了品牌文化,为科技研发储备了力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不仅加大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在教育制度不断改革的进程中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校企合作开启“双赢”模式
—— 贵阳学院—三菱电机自动化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成立
本刊记者 白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