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013-01-04陈月苹成福伟朱宝才
陈月苹,成福伟,朱宝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压力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压力时其反应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缺乏有效的压力应对源[1]。近年来生命教育被作为一种新的压力应对源的研究开始凸显其积极的作用。但是针对贫困生这个特殊群体,生命教育对于他们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生命教育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本研究的重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和河北大学学生处随机抽取500名申请贫困补助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90%。
1.2 测量工具
1.2.1 《生命愿景量表》
运用李虹老师编制的《生命愿景量表》,共38道题,采用4级评分制,高分表示高的生命愿景水平,低分表示低的生命愿景水平。
1.2.2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2]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a系数为0.90。
1.2.3 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总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3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3]。
2 结果
2.1 生命愿景、应对方式和心理症状量表的人口学因素结果,分别见下表。
表1 贫困生生命愿景的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男生在消极生命意义、意义追寻认同方面显著高于女生。
另外分析发现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强烈地追寻积极生命意义;独生子女在生命控制感 (t=3.210 p=0.002)和消极生命意义(t=3.402 p=0.001)方面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在生命控制感(t=2.926 p=0.004)和消极生命意义(t=2.955 p=0.004)方面高于非学生干部;文科学生在意义追寻方面高于理科学生(t=2.160 p=0.031);但贫困生的生源地、受父母文化程度影响的差异不显著。
表2 贫困生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男生在消极应对方面显著高于女生。另外对贫困生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差异进行了分析(表略),发现年级、生源地、受父母文化程度影响、是否班干部的差异不显著;但理科学生在消极应对方面高于文科学生;而非独生子女在消极应对方面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分别对心理症状的人口学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贫困生在性别(p=0.000)、是否独生子女(p=0.000)、是否班干部(p=0.000)、系别和受母亲文化程度(p=0.000)影响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其它方面差异不显著。
2.2 贫困生生命愿景、应对方式和心理症状的相关分析
表3 贫困生生命愿景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由表3看出,生命愿景和应对方式存在相关。其中,积极生命意义、意义追寻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消极生命意义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另外,对贫困生生命愿景和心理症状做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生命控制感、消极生命意义和心理症状各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而积极生命意义和心理症状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
另外,对应对方式与心理症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积极应对与心理症状总分之间不存在相关;而消极应对与心理症状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
2.2 生命愿景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作用的路径分析(见表4)
3 讨论
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生命愿景、应对方式和心理症状的个别差异十分显著,如,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班干部等;但三者的生源地差异并不显著,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责任、人格等因素对于自身的影响,所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责任感、人格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路径分析,可以看出生命愿景对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作用;生命愿景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起到调节作用。这也验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所以,对贫困生的生命教育更应关注积极的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至于生命愿景是否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对心理健康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一课题有待于以后研究。
表4 生命愿景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图
4 教育建议
综上分析,本人认为生命教育对压力应对和心理健康起着缓解和干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给出以下建议:(1)把生命教育引入课堂,通过学科渗透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但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注重生源的人口学差异;如,均衡性别比例,注重文理贯通和分年级的教育策略等。(2)在心理健康课程上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认识积极生命意义对于压力缓解和提升心理健康的作用;培养积极适应的心态。(3)教会学生在压力情境下寻求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和积极的信念,充分认识信念的积极作用。(4)提高贫困生家庭监护者的教育水平;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尤为迫切,当然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 李虹.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7-121.
[2] 汪向东等.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4.
[3]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