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中珍品之浙地名茶(三)

2013-01-04程启坤

茶博览 2013年11期
关键词:武阳望海贡茶

程启坤

顾渚紫笋

顾渚紫笋茶属绿茶类,产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一带。顾渚紫笋茶又名湖州紫笋、长兴紫笋,为恢复历史名茶,首创于唐代,为当时著名贡茶,1978年恢复生产。

顾渚山是唐代重要贡茶产地,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建立贡茶院,至唐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每年贡茶数量高达一万八千多斤。因此顾渚山贡茶工场制茶工匠多达千余人,采茶工竟达三万余人,劳累一个月左右,方可造毕。每年清明节前必须制造完成,快马加鞭运至长安,要赶上皇宫每年举办的“清明茶宴”。唐代诗人张文规曾对紫笋贡茶送达长安皇宫时的情景作了生动的描述,诗曰:“风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如今,长兴顾渚山贡茶院已恢复重建,唐代古茶山保留完整,是茶文化旅游胜地。

顾渚紫笋茶采摘时间一般在4月5日至20日。要求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初展的正常芽叶。当时唐代的紫笋贡茶是饼茶,自明代洪武年间改贡散叶茶以后,改为芽茶。顾渚紫笋茶加工分摊青、杀青、造形、烘干等四道工序。现今生产的紫笋茶品质特点为:芽叶微紫,芽形似笋;干茶色泽绿润,叶底芽头肥壮成朵;茶汤清澈,兰香扑鼻;滋味鲜醇,味甘生津。

武阳春雨

武阳春雨属绿茶类,产于浙江省武义县,为新创名茶,始于1994年。

武义县是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有机茶起步较早,武阳春雨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武义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西南部,境内丘陵蜿蜒起伏,青山绿水峰峦连绵叠翠,生态条件很好。

武阳春雨茶以迎霜品种为主要原料。3月中下旬开采,鲜叶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要求在晴天露水干后或阴天采摘。武阳春雨茶的制作在20世纪末以手工为主,机器辅助。2000年后,随着武阳春雨茶产量的增加及机械加工工艺的成熟,基本以机制为主。其加工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理条、烘干、整理。武阳春雨茶的品质特点为:外形细紧,色泽绿润,香气鲜灵,滋味甘醇,汤色明亮,叶底匀整,冲泡时茶芽在杯中竖立,缤纷错落,如春雨飘洒。

越州龙井

越州龙井属绿茶类,主产于浙江省嵊州市,为新创名茶。

越州产茶起源于汉晋时期,南北朝时,饮茶习俗已普及民间。越州茶品质优秀,陆羽《茶经》称:“浙东,以越州上……”。嵊州古称剡县,陆羽《茶经•七之事》中还记载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是剡县一位妇人,喜欢饮茶,平时也多用茶水祭祀院里的古坟,后来得到了好报。宋《剡录》(1214年)载:会稽山茶,以日铸名天下,然世之烹日铸者,多剡茶也。剡茶声,唐已著。日铸岭在嵊州市谷来镇边。越乡龙井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产地多为高山区,生态条件优越。越乡龙井采摘一芽一叶鲜叶,运用龙井茶制法。制成的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冲泡后香高味醇,叶底嫩绿明亮。

瀑布仙茗

瀑布仙茗属绿茶类,产于余姚市丘陵山区,为历史名茶。

余姚产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了汉代丹丘子喜欢饮茶,晋《神异记》中记述了丹丘子在余姚瀑布山发现有大茶树。陆羽《茶经•八之出》中明确记载了余姚茶叶产地和茶名,称“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余姚田螺山遗址中,发现了六千年前古人类在古村落旁种植的茶树根,更加证明了余姚产茶历史悠久。

由于历史久远,古老的瀑布仙茗加工工艺已无从考证,也有人认为已经失传。但梁弄白水冲村仍有民间传统的制茶工艺保留着。瀑布茶在谷雨前采摘,每斤约2万芽,瀑布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加工工艺分杀青、轻揉、二青理条、炒干4道工序,二青理条是瀑布茶炒制过程的关键工序,通过理条做形达到纤细苗秀的外形,因此成品茶外形紧秀略扁,色泽绿润,香气清鲜,滋味鲜醇,汤色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望海茶

望海茶属绿茶类,产于浙江省宁海县,为新创名茶,始创于1980年。

宁海茶文化发祥地茶山,海拔872.6米,现已成为宁海最大的望海茶生产基地。茶山原名盖苍山,起用今名是因为山上多茶,千年之前的北宋时代,已经“所产特盛”。宋代著名的地方志——台州《嘉定赤城志》(宁海古属台州)有如下记载:宁海禅院一十有二,宝严院在县北九十二里,旧名茶山,宝元(1038—1040)中建。相传开山初,有一白衣道者,植茶本于山中,故今所产特盛。治平(1064—1067)中,僧宗辩携之入都,献蔡端明襄,蔡谓其品在日铸上。

望海茶的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一叶为主,一般在清明后一星期开采,到5月10日结束。望海茶加工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摊凉、揉捻、初烘、摊凉、足烘和筛分包装。望海茶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索细紧、挺直,色泽绿翠显毫,香高持久,并具有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亮匀齐的特点。

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属绿茶类,最早产于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岭一带,因此又名仙霞茶。1980年恢复历史名茶生产,因创制的茶叶色泽翠绿、形似牡丹花瓣、产于江山,而命名为“江山绿牡丹”。

相传明代正德皇帝(公元1506~1521年)巡视江南时,途经江山仙霞关,品尝了仙霞茶后赞不绝口,当即赐名“绿茗”,并指定为御茶。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贬徙惠州时,江山人毛滂(字泽民)曾以仙霞茶相赠。苏东坡在《答毛泽民书》中,称仙霞茶“奇茗极精”。可见江山仙霞茶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就已出名,列为贡品。

江山绿牡丹的采摘时间在清明至谷雨,采摘一芽一叶初展为主的鲜叶,经摊放、杀青、揉捻、干燥而制成。江山绿牡丹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等级。其品质特点为:外形条直似花瓣,形态自然,犹如牡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高;内质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成朵,嫩绿明亮。□

猜你喜欢

武阳望海贡茶
“种”菌
白水青菜面
美丽的孔雀
《青蛙》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武阳春雨 茶如其名
耒阳江头贡茶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茶文化形象设计
贡茶第一寨仙游伍家台
在远离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