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稳定期合并妊娠患者的护理心理综合干预

2013-01-01朱月莉

科技资讯 2013年3期

摘 要:本文针对精神病稳定期合并妊娠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对我院精神科近年来收住的17例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实施护理心理综合干预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认为稳定的精神病病情对妊娠良好结局起着重要作用,而有效的护理心理综合干预是稳定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情绪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精神病 妊娠 心理护理 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41-01

孕妇在孕育新的生命时,不仅牵动的是整个家庭,还与祖国未来也有着紧密的关系。精神病稳定期患者怀孕不仅给患者带来困扰,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并且还要担心着分娩期的安全,减药或者停药对病情是否存在加重或者反复,还有就是药物对胎儿有无影响,生产的时候孕妇的紧张和恐惧是否导致病情严重不能配合分娩,还有就是产后的哺乳问题等等。由于家属陪同下患者的及早入院以及母爱的特殊性使得她们仍然能够接受护理心理综合干预,而有效的护理心理综合干预是稳定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情绪的重要举措对妊娠良好结局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近年来我们对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实施了护理心理综合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17例,所有的精神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一诊断标准》。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4.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至本科学历不等;住院时间最短11 d,最长61 d,平均26.7 d。

1.2 方法

评定工具为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1],分别于患者入院后2 d内和患者出院前2 d对所有患者进行焦虑情况的评估。修改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表内容包括: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担心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担心停药或减药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入眠困难,紧张恐惧,希望得到帮助。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从“1”(没有症状)到“5”(极严重)分为5级,2级以上均为阳性[1]。判断标准:以SAS总分≥50为存在焦虑症状。

2 护理心理综合干预

2.1 营造家庭式的住院环境

患者入院时,访谈护士应热情接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住院制度、主管医师和护士,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积极创建舒适、宁静、清洁、温馨的住院环境;加强护患沟通,以朋友式的方式进行交谈,特别注重微笑服务;充分利用检查治疗、心理疏导等机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活动,并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注意措辞避免损伤患者的自尊心从而引起患者情绪的波动。随着传统精神科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的转变,开放管理应运而生,即对无明显冲动行为的患者可在家庭式病房居住并进行治疗及护理。为了患者的安全,要求家属陪伴,并在家属的陪伴下,与综合医院一样,可以向医生请假适当出入病房、医院,增加其自主性[2]。消除患者对住院的种种顾虑,以达到安慰患者的心理的目的。同时,鼓励患者的家属多关心患者,特别是患者的丈夫更要从生活情感上呵护和安慰患者,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减轻心理压力,面对妊娠身心放松。

2.2 做好疾病及妊娠的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利用各种健康教育的方法向患者和家属做好疾病及妊娠的健康宣教。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与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启发与健康指导,对学历低的患者主要采用通俗语言,而对学历较高的患者可适当使用专业术语。患者担心服用抗精神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是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护士要给与耐心的指导和讲解妊娠、分娩知识;对于怀孕期服药的患者,要婉转的向患者交代清楚,使其有思想准备:(1)病情尚未完全稳定,服用较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应推迟妊娠;(2)妊娠头3个月最好避免使用任何抗精神病药,妊娠后期也应为精神科急诊时才考虑用药;(3)对孕期服药者,药物剂量应减少到控制病情的最低限量,且尽量选用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维思通和舒思治疗;(4)停药妊娠,应于病情稳定,巩固长时间后未见波动才能进行[3]。妊娠期随时监测胎儿情况,征求专家意见,最后决定是否终止妊娠,要尽到告知职责,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必要时护士向家属讲解,取得理解与配合,力争使患者在治疗、妊娠、分娩及产后康复过程中达到最佳状态。

2.3 加强饮食起居护理

指导均衡膳食,力争种类齐全、广谱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水果蔬菜并用,在保证主食的前提下摄取各种营养素,如:糖能为人体和胎儿提供能量,每日摄入量不应低于150~200 g;蛋白质是孕妇及胎儿细胞更是脑组织发育的主要原料,每日摄入约80~90 g;孕中期最易得缺铁性贫血而鸡蛋内有丰富的铁质;补充充足水分,增加体液,防止便秘和皮肤干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减少食盐的摄取,避免吃刺激性食物。生活起居上,要建立合理健康的生活周期,早睡早起,一定量的运动和合理的休息;不穿高跟鞋,衣着以柔软、舒适、保暖为主;忌饮浓茶、咖啡,禁烟酒;并教会患者一些有效的放松应对技巧舒缓焦虑情绪,如:音乐疗法、深呼吸运动、散步等。

3 结语

由于精神病患者病情特殊,且易反复,加上患者合并妊娠期,更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护理心理综合干预。一项研究表明[4],患有精神分裂症妇女在妊娠期接受产前保健较正常孕妇少,同样是精神病孕妇,未得到足够产前保健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增高。发病期孕妇的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稳定期孕妇,由此表明,稳定的精神病病情对妊娠良好结局起着重要作用,而有效的护理心理综合干预则是稳定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情绪的重要举措。作为护士应耐心做好解释,尽到告知责任,讲述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论治疗的结果如何,均应给予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使患者身心放松,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医护人员应尽职尽责,让精神病稳定期合并妊娠的准妈妈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使宝宝健康顺利的来到人间,母子平安。

参考文献

[1]韦秀芳.护理干预对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90-2892.

[2]李美银,罗玉玲,陈锦成.护理干预对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8-10.

[3]朱少毅,蚁丽芬,王汉婵.抗精神病药物对胎儿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9(19):702-704.

[4]钟秋平,彭东桃,黄俊,等.发作期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分娩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