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农村基层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能力的初步探讨
2013-01-01梁慧娟
摘 要:当今社会处在一个网络发达的时期,各行各业对计算机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在信息网络时代下的图书馆在服务观念和模式上也都有着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对馆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应当充分认识并加强学习各种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基层中读者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网络信息的获取比一般人较少,所以图书馆还是他们主要的信息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本人作为一个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图书馆员,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初步探讨了现代图书馆员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大众提高自身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时代 图书馆员 素质 能力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49-02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在信息社会里,人们对话的文献信息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适应的现代化通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管理也越来越深入到图书馆,致使图书馆在文献信息存储、管理服务方式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不再是一个静止不动的藏书楼,已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中的一个重要站点,正在向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虚拟化、网络化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1],同时,在农村的广大基层人们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获取信息的收到还是比较单一的,这一网络技术促进知识的传播与流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地方,图书馆员就在当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图书馆工作者就要对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才能很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空间,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的跟人民大众服务。
本文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探讨一下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网络时代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革命的到来,电子计算机作为图书馆现代化应用的工具,广泛应用到图书馆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图书馆被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化图书馆所取代,我国和其他国家一样,把信息现代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之一,图书馆的现代化是其中一项,这样图书馆就向“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以及计算机国际语言化发展”。并具有以下特点:(1)图书馆的收藏模式向网络检索数字型的方向发展;(2)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由传统手工检索变为联机检索;(3)图书馆资源向声像、缩微、电子印刷等多媒体并存的方向发展;(4)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向网络资源共享方向发展。因此,作为一个图书馆员,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给读者提高准确无误的信息,给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2]。
2 网络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整个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手段从简单型向现代化技术型转变,服务方式由被动借还的低层次向主动提供信息的高层次转换,面对未来图书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服务手段多样化的发展,图书馆员必须适应时代需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调整知识结构,吸收新的知识,使自身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多元知识型的人才。
(1)图书馆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图书馆员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图书馆员是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主体骨干,是图书馆任务的承担者和目标实现者。因此图书馆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思想观念,在工作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立足本职,为图书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敬业爱岗精神。图书馆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指以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功能、权利、方针和任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觉悟高、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还体现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对待读者是否富有爱心、耐心,是否贯彻“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方针。只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团结互助,严谨求实,认真负责,文明服务的新风尚,才能更好地在知识信息时代体现自身的服务价值,成为优秀的信息传播者和管理者。
(3)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认为:“图书馆员作为知识的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是关于知识的知识”。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尽,边缘学科不断涌现,现代科技知识的迅速发展给图书馆员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图书馆工作的标准经过现代化、信息化业务手段的多样化、网络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信息分析能力,能从总体上概括了解知识体系及相互关系[3]。首先,随着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等多种学科日益复杂,图书馆员在熟练掌握图书馆和情报信息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掌握几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及与其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网络知识,以适应图书馆发展趋势,紧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步伐。以便更好地开展好信息服务工作。其次,随着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引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广泛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在掌握计算机的一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迅速、准确地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娴熟地收集图书及信息资料为教学、教研、科研工作服务。学习掌握新技术知识和技能是对每个图书馆员的迫切需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只有掌握了图书馆自动化这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图书馆各科室工作流程和技术、服务读者的方法和方式,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等,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再次,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计算机管理.要很好地使用计算机和在网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就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在信息网络上及时跟踪捕捉现代发展信息,整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因此,图书馆员不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掌握熟练地业务技能及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要掌握与其相关学科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即“图书馆员必须是通才型复合型的人才。以适应网络时代图书馆现代化的需要。
3 网络时代图书馆员的能力
在人类历史迈向21世纪的今天,信息时代对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更广博的要求。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信息意识都要通过能力反映到具体的服务工作中。所以图书馆员必须掌握现代管理技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图书馆要想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和和文化传播职能,图书馆员就必须加强现代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用现代管理技术的理论来充实自己,图书馆员必须学会使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现代技术,另外还要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利用的能力。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要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真正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掌握获取信息、更新、传播、开发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4]。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图书馆员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因此新形势下图书馆专业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对信息的感觉力、洞察力、分析力以及概括力等,图书馆员还必须有激活信息的能力,信息是财富但必须使其发挥作用,否则就是一页废纸。激活信息,使信息发挥最大效益为社会大众服务,
(2)获取信息利用的能力。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要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真正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掌握获取信息、更新、传播、开发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信息搜捕和检索的能力。
(3)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图书馆员除了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外,更要熟练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能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能建立各种文献数据库,能在网上获取信息,以及网上解答读者的各种咨询,并指导读者检索各种文献信息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不仅提供“精、高、尖”技术信息,而且提供“短、平、快”的实用性信息。
(4)解答读者各种咨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咨询、数值咨询、新技术咨询、网络咨询等。不但根据读者的特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而且还能通过对读者专业特征、研究兴趣的智能分析而主动向读者推荐最可能需要的信息。
(5)较高的信息筛选转化和知识整合能力:随着社会知识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知识文化层次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将更需要具体的适应信息和经过转化、加工、分析、研究而形成的竞争情报,这种竞争情报不可能从网上或文献资料中直接得到,必须经过人脑的转化整合和再加工。即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nMegWqEur/J5dSpsTco5GoXdfcft0EJ+dFH7gqxjNvc=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一种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即信息浓缩和提炼的能力。因此,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能力能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筛选出所需的信息,并将其转化、整合为直观的知识信息,以满足社会大众需求。
4 结语
人类社会已步入21世纪网络时代,图书馆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加强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建设,提高他们的整体业务素质能力,才能适应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从而为图书馆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太敏.论信息素质与人才培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8(3):81-83.
[2]鲁蓉蓉.略论21世纪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24(2):40-41.
[3]张汾.论新时期图书馆员的素质培养[J].科技开发与经济,2003,13(8):39-40.
[4]李金秀.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3).
①作者简介:梁慧娟(1973—),女,山东省郓城县人,郓城县图书馆图书馆员从事图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