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角度的宜居城市设计研究

2013-01-01汪淏

科技资讯 2013年3期

摘 要:合理的街区规模,是住区与城市融合的基础。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社区角度的宜居城市设计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宜居社区的适宜规模,给出了具体的参考数据和例证,探讨了宜居社区的设计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宜居社区 规模 设计 居住密度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061-02

1 宜居社区的适宜规模研究

合理的街区规模,是住区与城市融合的基础。“要实现住区群体间有效的交往并产生认同,必须有明确和恰当的领域范围和边界标识”。城市住区可分为街区型城市住宅区和城市居住小区。街区型城市住宅区是以街区的形式融入城市空间结构中,而居住小区是以小区的形式与城市产生联系。两者本质的区别体现在住区的规模上,即住区以什么样的规模与城市空间结构相联系。街区型城市住宅区的街区单元本质上说就是由城市道路或绿化划分的、由数栋住宅围合的建筑地块。它的规模可大可小,甚至小区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巨大的街区单元。居住小区在下面的分析中因为用地规模大的比较劣势,笔者重点考虑了街区型社区的用地大小。

社区的规模应当符合两项要求:一是保证社区的行动能够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二是保证社区成员间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这两者之间显然是一对矛盾。我们需要从管理层面、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层面、社区开发层面、居民认知层面、社区整合层面及城市建设层面、城市交通层面等多角度深入分析,综合评判。在小规模街区之间将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置于街道网络上,居民沿街道网络可以自由访问各种公共设施。

1.1 管理层面

从管理层面来说,街区单元规模过大,户数太多会给社区的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如保安巡逻时间长、进出的人流、车流量大等;小规模的街区更有利于管理,但从管理效益上来说,如果街区单元规模过小,物业管理中的人、货、物的运作难以达到经济合理的水平。针对这个问题,缪朴教授建议以100~150户的建筑群组成一个可防卫单元,构成最基本的自卫细胞。根据人口规模和容积率,可以推算出封闭管理单元的占地面积约为0.6~1公顷。同时,“小封闭,大开放”的管理模式,可以强化社区与城市的关系,使社区融于城市。

1.2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层面

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层面来说,街区单元规模对整个街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一些大型封闭社区的实践来看,区域土地被分割为若干十几公顷的小区,由于缺少整体规划的商业设施和文化设施,为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各楼盘兴起了“大而全、小而齐”的配套设施建设。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区内的服务设施因服务规模的限制,无论在服务水平或提供的设施项日都无法满足居民的需要,造成了配套设施运营艰难,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1.3 社区开发层面

从社区开发层面来说,小规模街区,有利于社区的开发运作,有利于避免土地闲置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不断调整开发日标,紧跟市场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将多种职能空间有机分散在居住空间附近,形成居住空间与其他多种职能空间的混合布局,减少配套设施的建设。因此,减少单元开发规模,成了绝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的选择。

1.4 居民认知层面

从居民认知层面来说,在大规模街区中,由于居住人口过多,居民间从相遇、相识、相知,到建立交往圈,并重组社会邻里结构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可能性随着人群人数的增加而减少。相反,小规模街区容易迅速形成人群认同感、安全感比较强的居住氛围,也有利于塑造内向型的居住环境。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莫丁认为“传统邻里社区”的街道间距一般在70~100 m,将现代城市的街区单元控制在70 m×70 m~100 m×100 m的范围内是比较合理的;中国学者王兴中等人通过“感应邻里区法”研究发现,中国邻里交往大致在100 m范围内,若按联排式4~6层计算,则方圆100 m范围内可容纳100~300户(约300~1000人)。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较小规模社区有利于建立较为密切的邻里关系,而邻里关系是否和睦是决定社区居住舒适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街区单元的用地规模宜在l公顷左右。据此也可以计算出街区单元的人口规模,以容积率1.5,户均建筑面积100 m2,户均人口3.2人计,街区单元人口规模在480人左右。根据北美的经验,亚历山大(Alexander)将街区单元总建筑面积的上限定为9290 m2,考虑到北美人少地多的事实,这一数字与上述结论十分接近。同时,万科在深圳四季花城项目中尝试了各种院落围合形式:由2~4栋住宅围合形成的封闭院落形成了整个大型社区的基本单元,每个单元占地4700~15000 m2,居住户数为100~300户。在中山万科城市风景项目中,万科提出了将0.5~l公顷的合院空间作为社区中封闭管理的最小单元。万科在实践方面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范围的合理性。

2 宜居社区设计方法研究

2.1 营造住区的个性

人们对现在城市、社区以及单体建筑缺乏文化个性的谴责实际上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西方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实际上即是起源于对现代建筑带来的千篇一律和缺乏人情的批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筑文化个性丧失的现象几乎是不可阻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城市要有特色,社区要有个性,建筑要有地方文化性,理应是他们的本性,也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近年来,“全球化”、“地球村”概念的出现是对这种现象很大的冲击。地域文化在“现代化”的冲击中失去根基,甚至被湮没或边缘化。我们建设的建筑使用的是同样的材料(钢筋、水泥、玻璃,而不是具有地方性的土、木、砖瓦),建筑师接受的是相同或相似的教育(这不同于传统工匠,他们土生土长),对美国式的现代建筑同样的新奇、崇拜(在多数情况下,投资商和政府决策者意见起主导作用,建筑师不具有张扬个性的权利),在这种背景下,规划、建筑文化个性的丧失也就属正常了。实际上,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个性缺乏,也不是一种独有现象,其它艺术门类如电影、音乐、美术等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

2.1.1 基于社区特定自然环境的“个性”创造

自然环境是上天给予城市社区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它为建筑个性创造提供了客观依据。如北京万科西山庭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风景秀丽的京密引水渠畔,自然眷顾的风水上地,高华锋芒不显自露。小区的规划承袭了中国人对传统宅院生活的情感需求,社区由散落在西山脚下的13个“大院”组成,一条伸向西山景观的绿化休闲地带穿越宅院之间街区,打破传统宅院的封闭感,在社区里能充分感受近在咫尺的天然山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先生担纲社区规划,庭院构想与西山地脉天然和谐,每个院子50~60户人家的舒适尺度,触动那深藏内心的西山人居情怀。所谓湖畔、山脚、滨海社区特色等即是基于特定自然环境而形成的特色。

2.1.2 基于社区公共领域的“个性”创造

虽然自然特征是一个社区个性最初的决定因素,但社区的公共领域,比如街道、公园、广场滨水娱乐区等,由于其本身在特殊的气候、地形地貌的限制中生成发展,他们对塑造一个社区的个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管理人员对于一个社区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能够起到最大的影响作用的方面,集中于这个社区的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学校、社区医疗等公共建筑。城市社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社区成员的总体素质文化取向也会有差异,利益需求也会出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公共领域发展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因而,社区公共领域的建设不会适用一个模式,而是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管理人员的因地制宜,塑造了社区的独一无二的性格。

2.2 适宜的居住密度

由于社会、政策、人口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审慎的考虑社区人口的居住密度。由于城市土地的有限性及其城市中心土地的稀缺性,高密度住宅的优势和他给城市带来的益处越来越明显了。

核心家庭的增多,家庭数目的增加,使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也必须来改变原来的居住模式,来迎合变化的住房需求。城市向郊区无限制的蔓延的弊端已初露端倪,在郊区居住的舒适健康性也开始受到挑战。高密度居住在本质上可以减少交通混乱,并且可以提供给人们更多的交通出行方式。同时,高密度住宅可以使不同收入的人群,高收入者、中产阶级、低收入者等生活在一起,减少族群隔离,促进不同阶层的交流与尊重。

当今社会的居住问题,最引人注目的是开发新住区所需大量的土地。减少对耕地的破坏成为追求高密度的主要动力。据估计,密度从每公顷24户增长到40户能节省的土地是每公顷160~200户的密度增长的十倍。不仅如此,高密度对当今所追求的节能减排来说,也是非常现实的。

2.3 交通选择的多样性

人们在城市里交换商品、服务,交流思想。历史上人们沿着街道来交流,公共街道具有这项基本功能。然而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街道主要是为汽车而设计,而不是为了人们在这里进行交流。由于汽车的盛行,其他更有助于面对面的交流的交通方式比如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就相应的受到了抑制。高速的汽车旅行,需要更大的广告牌、更强的信号以及更方便的停车,后果是许多街道最终变成了一样的停车和巨大的照明广告牌延续的沥青路。单调一致的道路模式,严重缺乏地方性,并给市民造成了疏远感。

今天的城市规划人员和官员,已经从20世纪的经验中获益。人类从本质上来说更倾向社会交流。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的邻里,我们必须在街道这个层次上开始设计。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呼声,希望通过提供更多的交通选择以及修建更多的对行人友好的道路,把街道从汽车交通的重压下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侯学钢.和谐人居型新城区规划创新刍议[A]2007,中国建筑科学[J],2007.

[2]程相占.城市的文化功能与当代都市文化研究[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