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悦耳 绿意中的美声之夜
2012-12-31徐乐娜
音乐爱好者 2012年7期
8月8日,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日子总有着特别的好感,不管看着、读着、听着或是过着,总是觉得格外舒心。
每年的这个时节正值立秋,记得北宋吴潜曾有词曰:“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渐夕照林梢,晚风池上,缉缉轻寒嫩冷。”
词中的意境实在令人向往,却不曾奢望在上海这偌大的现代繁华之都,亦可寻到相似的绝妙之处,享受如斯的惬意之秋。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似乎让这奢望成真了,略过金碧辉煌、高贵典雅的剧场,主办方将主会场选在了风景宜人的陆家嘴中心绿地:穿越高楼霓虹,置身花团锦簇,心随碧波荡漾,眼到之处皆是绿意盎然。若耳畔再有美声回荡,该是怎样的曼妙秋夜?这不是虚梦,这是8月8日,不容错过的“江河湖海——中华美声之夜”!
作为本届上海夏季音乐节中唯一的美声专场音乐会,笔者更倾向于将之视为难得的重唱音乐会。黄英、张立萍、张建一、袁晨野,四位在国际舞台上声名大噪、更为国内古典乐迷所熟悉喜爱的歌唱名家,没有选择独展歌喉、争芳斗艳,而将以二重唱及四重唱的方式,为观众带来和睦之声。
当然,笔者将这“中华美声之夜”视为重唱音乐会,不仅在于重唱的表演形式,更因其中几首相当值得回味的歌剧重唱段落,并且女声二重、男声二重、男女二重、男女四重兼备,可见曲目甄选的用心。
就从下半场第一首《微风》说起。这段选自《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的二重唱可谓女声二重唱中的代表范例。每每说到女声二重,不是《拉克美》里的《玫瑰花与茉莉花》,便是伯爵夫人与苏珊娜的这段各怀情殇、各寄忧思的心语告白了。张立萍和黄英都曾主演过《费加罗的婚礼》,黄英饰演的苏珊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说起来,何止苏珊娜,从《唐璜》的采琳娜,到《女人心》的德斯皮纳,再到《魔笛》的帕米娜,黄英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表演莫扎特歌剧的女高音。《纽约时报》更有“黄英柔和优美的音色,是最适合演唱莫扎特音乐风格的歌唱家”的评论。巧的是,就在下一首,便是黄英与袁晨野合作的《唐璜》第一幕中唐璜与采琳娜的二重唱“拉起你的小手”。届时真要好好见识一下,黄英在音乐会上短时间内对不同人物角色及情感的切换功力。
与黄英合作女声二重唱,张立萍的声音也同样令人期待。作为抒情与花腔兼得的女高音,她的歌唱功底很早就赢得公认,高音轻巧、通透灵活,中低音丰满结实而不是细腻,花腔圆熟却不失清晰。而她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无论唱什么音区音位都永远斯文、波澜不惊的面部,表演和情绪控制亦是张弛有度。关心一下过去主演过的歌剧,张立萍不似有些专攻个别作曲家或单一风格的歌唱家,她的戏路很宽,天真少女、成熟夫人皆能胜任。除了伯爵夫人,她也主演过《图兰朵》的柳儿和《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的露琪亚,而在该场音乐会上,她还将变身吉尔达,与袁晨野合作《弄臣》第二幕中里戈莱托与女儿那段著名的“复仇二重唱”。
说到《弄臣》,可算是袁晨野的拿手好戏了,他曾在九个不同制作版本的近五十场演出中成功地塑造了主角里戈莱托,也正是这个角色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歌剧新闻》和《纽约时报》都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庆祝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登基五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中亦曾直播了袁晨野主演的《弄臣》全剧。如此看来,袁张二人的这段《复仇二重唱》一定精彩。
男声二重唱的经典之作亦有不少。《奥赛罗》中奥赛罗与亚戈的《复仇二重唱》,《卡门》中斗牛士与唐霍塞的决斗二重唱《我是埃斯卡米约》,当然还有本场音乐会上张建一与袁晨野合作的这首《在神殿深处》。说怪不怪,男人的重唱总因女人而起。不过与大多数描写挑衅、反目、仇视的二重唱不同,选自《采珠人》第一幕的这段男声二重唱,却是追忆旧情、互述友谊的和平之声,自然也就成了男声二重唱中难得的优美段落。2006年,上海歌剧院与法国文化中心、法国圣艾蒂安歌剧院联合制作推出的《采珠人》中,张建一曾主演男一号纳迪尔,得到了广泛好评。如果有同我一样未能至现场观赏的遗憾,在8月8日的陆家嘴中心绿地上欣赏这一片段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采珠人》并不算是张建一的代表歌剧。作为当晚四位歌唱家中出道最早的前辈,早在三十年前,张建一便因由一首《你那冰凉的小手》而获得主演《波西米亚人》中鲁道夫的机会,从此迈出世界大门。三十年来,张建一唱了一百五十多场鲁道夫,这一经典角色伴随他走遍了世界顶级歌剧院。就在今年3月,从浙江走出来的张建一与杭州大剧院合作,在由鬼才李卫导演的音乐会版《波西米亚人》中,再次主演鲁道夫,成了他的“鲁道夫”三十年纪念。无巧不成书,与他搭档的咪咪、马切洛、穆赛塔,正是同唱这场音乐会的张立萍、袁晨野和黄英。有了先前不久的整剧合作,音乐会当晚的四重唱《当初为爱而来》,想必是驾轻就熟吧。对于当晚这首唯一的歌剧四重唱,相信许多观众也和我一样,有着特别的期待。
与本届夏季音乐节“跨”之特色相一致,本场音乐会的曲目风格同样“跨”界,除了前文所介绍的诸多歌剧重唱名段之外,上半场将以二重、四重的方式全新演释《我像雪花天上来》《绒花》《那就是我》等中国名曲,也有《康定情歌》《达阪城的姑娘》和串烧的《跑马溜溜山上的小河淌水》民歌,新老影视歌曲《神话》《一条大河》、音乐剧《西区故事》选曲《今夜》亦有涉猎,可谓包罗万象。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将采用双钢琴伴奏,对韦福根和张薇聪而言,在兼顾诸多风格的声乐作品同时,还要在上下半场以双钢琴合作演奏《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和《波吉与贝斯》两首序曲开场,实在是不小的挑战。
“中华美声之夜”是本届上海夏季音乐节中“大家速写”中的一场,而黄英、张立萍、张建一、袁晨野四位,冠以“大师”二字的确名符其实。且不说四位大家出道之时,均荣获各国际重要声乐大奖,亦多次与国际顶级歌剧院合作,主演过多部西方经典歌剧,更都曾荣登世界最大歌剧圣坛——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因《蝴蝶夫人》而被世人瞩目的黄英、张立萍,或是因《波西米亚人》走出国门的张建一,还是因《弄臣》而赢得广泛国际声誉的袁晨野,他们都未曾因为一时的功成名就而放弃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更上高楼,也都未曾放松懈怠、避重就轻,一味参演音乐会偷懒而忘了歌剧舞台,他们一直都在珍惜每一次歌剧排演的机会,无论西方经典、中国原创,不管古典还是现代,他们都认真努力地在每一次艺术角色的揣摩中,体会和解读美声的至高境界。如此“大师”的“美声之夜”,让我们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中静候开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