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2-12-31徐惠琴
考试周刊 2012年67期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逐步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交流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给英语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集体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发展了学生的交际与审美能力;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那么,分组后,如何使小组运作起来,达到有效管理、有效学习目的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的思考。
一、尊重学生,精选组长
分组后,我要求组内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常务组长要带领全组成员制定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还要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学习组长则负责督促全组同学的学习。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由学生自荐后小组同学选举产生。选择学习小组长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采用自荐和民主选举的方式,尽量避免教师指定。在选举前,教师公布组长候选人的标准,如组长须有较强的自制力,不因自己的行为影响小组的合作;有较好的协调能力,能独立处理好组员之间的关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时时、事事想到小组的整体形象;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清楚知道组员的学习状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在小组长确定之后,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扮演角色,发挥作用,我对组长进行培训,针对各小组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小组长学习、讨论并加以解决,并且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二、用心照顾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这里所说的“弱势群体”指的是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即学习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跟其他学生一样,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想法,也希望别人能聆听他们的见解。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学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除了关注学优生的成长之外,还要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把帮助学困生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比如:我发现性格内向的学困生John不大愿意跟组内成员交流与合作,经细心观察,发现该生与别组的Mike同学相处非常融洽,为了不影响该生与其他同学的交往,我借调整组员的机会,把他安排在热心而且具有一定耐心的Mike那组,并私底下要求Mike以“一帮一”的形式帮助John。自此,该生的笑容灿烂了,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高涨了,成绩也慢慢地进步了。在小组活动中,特别要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能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尤其让学困生能有所表现。为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的照顾,如:特意设置“最佳突破奖”来鼓励那些在合作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学困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营造宽松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失败乃成功之母”,从而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另外,教师还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充足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的讨论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诿,谁也不想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成效。
四、教师在小组学习中的角色的转变
小组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改变教育观念,教师在小组学习中所担任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教学的不同环节而发生变化,时而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时而是促进者和合作者,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总结、提炼与应用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指导者。所以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并给予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指导。
五、评价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表现方式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由每个小组记录员进行记载,一个星期下来各学科进行综合反馈,给小组成员奖些本子,几个星期下来,根据小组表现情况给小组发奖章,期中、期末根据小组活动对小组进行整体评价,给小组发喜报,给予五角星奖励等,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
2.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一个学生朗读错误,另一个学生可及时帮助纠错,倡导互帮互纠的学习方式,营造民主的学习气氛,形成新的学习资源。
3.关注即时评价和长效评价。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即时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激励。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回答的表现给星、表扬统计,最后要对学生说出:“You are the best.”给学生以满足感。
4.关注不同学生的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评价,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应多鼓励,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六、结语
两年来,我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体会颇深。首先,对农村学生学习英语起着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初中低段的学生效果更为明显,符合他们积极活泼、表现欲旺盛的特点,有利于他们主体地位的突出,使他们敢于向别人去发问,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了思维发展。其次,学生们带着任务去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在小组活动中他们各抒己见,容易解决问题,从而拓宽他们学习空间,使他们可以学习更多的课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