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2-12-31陆辉

考试周刊 2012年67期

  摘 要: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及具备将来从事某些职业所必需的语文能力打下了基础。只有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教学,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 课程定位 活动教学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强调专业技能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是学生提高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及将来从事某些职业做好铺垫。然而,各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处于自主状态,灵活性很大,甚至内容随意、任意。那么这门课程如何定位,如何实施,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呢?这是很多教授大学语文课的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以下谈谈我对这门课程教学的思考。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高职院校如何定位大学语文课程,要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这门课程的现状与变革需要来分析。目前的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偏向职业性和技术性,因而注重对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投入。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们不重视,老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还较陈旧,适合的教材也很少,教材的结构系统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缺乏,不能有效地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
  面对这样的现状,近些年来的课程改革者启示我们:开设的课程必须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瞄准市场,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标准,立足于培养与学生专业密切联系的能力。坚持以“必须”和“够用”为度,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就业服务,按照不同的专业和岗位的需要,安排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充分体现高职的教学特色。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实施
  1.科学构建《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及社会意识的培养;从能力方面来看,应当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重,不可偏废。
  精神板块的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优秀的文学作品反映各个时代的风貌,学生多阅读这些作品,对于了解文学历史、陶冶情操和提高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给作品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再延伸、引入新内容,最终使学生体会教材的主旨——“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过程可以扩充同一主题的语言信息量,完善学生头脑中同类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积累,自主内化,从而提升人文素养。作品内容本身蕴含着德、智、美“三育”,学生在“雕琢”言语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和熏陶,在言意的转换中,增知、获能、染情、悟理,从而达到“人文关怀”“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品性和人文精神在“悄无声息”的美文学习之中,在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中强化,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力板块的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交流的直接应用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做必要的铺垫。听说内容可以与校内的社团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贴近。阅读训练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言语作品,以及读屏、计算机阅读能力及从中搜集、筛选、处理所需信息等课程内容。写作训练应该尽量选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内容,应侧重于科技论文、调查报告和公文写作这些应用文体的写作,写作内容一定要有实用性。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
  大学语文教学要摆脱原本单一、封闭、自我循环的传统模式,要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语境进行引领和启发,把语文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与文化素质讲座、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开展诗词欣赏系列讲座、名著电影演播等丰富的教学模式,开展主题班会、辩论赛、普通话比赛,举办征文活动,与学生的文学社团相结合,开展文学创作论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论文评选……通过活动教学提供给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的目的,才能有助于学生专业特长的发挥,真正体现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及终身化和国际化的现代教学观。
  参考文献:
  [1]张守兴,胡玉东.大学语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3]刁丽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近况与革新探析[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