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校园音乐文化引领学生

2012-12-31王大才

考试周刊 2012年76期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音乐,正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为素质教育增光添彩。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音乐对人才的培养及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直接和间接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被一些有识之士所重视。

一、早锻炼音乐的选择

早锻炼除了跑跑步以外,还可以考虑让学生统一打二十四式太极拳,音乐可以选用抒情的“高山流水”、“梁祝”等,用中国的民族音乐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

二、就餐时音乐的选择

就餐时的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在排队买饭菜时吵吵闹闹、你推我攮的情况在各校中都属于普遍现象,很多学校的管理方法是派一些老师来维持秩序,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可以换一种管理方式,在学生就餐时选择一些优美、流行的钢琴曲、轻音乐,如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绿袖子》等,一方面可以提高食欲,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餐厅里自觉不自觉地安静下来,养成文明的饮食习惯,提高文化品位。

三、课间音乐的选择

现在有的教师,明明下课铃声响了,却还霸占着学生可怜的课间十分钟。学生不仅学习效率低,而且对老师这样的做法非常反感,影响下一堂课的教学。笔者以为这种做法非常不好,课间可十分钟应该还给学生。课间播放一些活泼、动感的校园歌曲,如“课间十分钟”、“铃儿响叮当”、“童年”、“鲁冰花”等,让学生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以轻松的心情来学习下一堂课。

四、课间操音乐的选择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课间操采用的都是广播操的形式,当然广播操的各部分动作都是有科学依据的,是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设计的。但是,学生做操的表情、动作都是无表情的、机械的,他们从心底里不喜欢。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已有部分意识超前的学校选择了“有氧拉丁”作为课间操的替代品,笔者以为非常好,看到学生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全身心地陶醉在动感的旋律中,真正体会到锻炼身体的快乐。

五、课外活动时音乐的选择

一天的学习下来,身心倍感疲惫,选择一些欢快的民歌作为背景音乐,可以让学生暂时放松,或打球、或跑步、或开展一些游戏、或跳绳。选择的歌曲如“拔根芦柴花”、“采红菱”等,选择的音乐则应该是动感的,如“斗牛士之歌”、“幽默曲”等。

六、晚自习前的音乐选择

又到了需要静下来的时候,晚自习前要为学生营造氛围,这时的音乐可选用“春江花月夜”、“广陵散”等,让学生在音乐中安静下来,做好晚自习前的心理准备。

九、睡觉前的音乐选择

一天紧张的学习下来需要好好休息,充足的睡眠是第二天学习的重要保证。可很多学生,上了床以后不能够一下子进入睡眠的状态,或聊天、或玩闹,既伤精神,又影响别人休息,这个问题一直令家长和学校头疼。笔者认为,可以在熄灯前后放一些歌曲,如“摇篮曲”、“小夜曲”等具有催眠作用的乐曲,音量可以放得小一些,直到学生都睡着为止。

七、校园各项大型活动中音乐的选择

每个学校每年都至少要举办一次大型的文艺活动,或是艺术节,或是元旦文艺汇演,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是他们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舞台,这样的大型演出在音乐的选择上尤为重要,特别是第一个节目和最后一个节目的音乐选择。如果是合唱,第一首歌曲一定要选择热烈、活泼、奋发向上的歌曲,唱出校园的朝气,可以选择校歌,感染台下的学生,掀起一个小高潮。如果是歌舞,则阵容要强大、服装要鲜艳,音乐要选择颂歌,这样才能让人在听觉上、视觉上得到满足。如果是器乐合奏,则第一个乐曲的选择要轻松、活泼、热情洋溢、喜气洋洋,如“喜洋洋”、“花好月圆”等。

八、其他学科对于音乐的选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之间的综合、渗透越来越多、面也越来越广。语文课中给诗歌配乐;古典诗选用古琴、古筝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而现代诗则不同,需要用钢琴、小提琴曲如“四季”、“思乡曲”来配;英语课上,简单、活泼的儿童歌曲、感人至深的欧美歌曲一直都吸引着学生;政治课上用歌曲进行德育教育;历史课则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美术课上则使绘画和音乐融为一体,一个是视觉艺术、一个是听觉艺术,二者情境交融、相得益彰,给人美的享受。体育课上要用音乐的地方就更多了,如体育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健美操、游戏活动,用跳动的音符激发起学生的活力。

九、学校校歌的音乐选择

校歌大都体现一个学校校风、学风的建设,唱校歌不仅能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其努力学习、勇于拼搏,还能激发起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的热情,为母校自豪。所以校歌音乐的选择要体现该校的文化特色,要悠扬中带着积极、抒情中又有催人向上的激情。

十、校园广播站音乐的选择

各个学校的校园广播站,都由少先队或团委来负责,它是校园的窗口文化。栏目的设置可以多种多样,可由学生点播一些积极向上的歌曲,也可为同学的生日点歌,加深彼此间的友谊,还可以介绍一些中外名曲,讲一些音乐家的故事。这样在校园中就形成了文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高了学生的修养和内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面也越来越广,如何用音乐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实践、去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