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2-12-31袁小荣
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去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实施课堂有效教学。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充分挖掘,对课堂教学的形式也进行了更新设计,让学生们可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地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期能大幅度地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想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地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当他们有了兴趣,他们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也才会渐渐地爱学、乐学。
1.利用情感效应。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们对于这些内容比较陌生。要想让他们感兴趣,首先我们教师就得有强烈的情感意识。我们在教授历史知识时,要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之中,要饱含深情地去讲解,要准确、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为之动容,也才会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缺乏情感的投入,就很难把自己与学生同时带入历史事件中,学生们就会听得毫无感觉,也就很难产生内心体验。因此,我们在上历史课时,要注意自己讲课的方式,要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
2.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因为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给学生们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历史,他们就会颇有兴趣。例如:在教七年级《辉煌的隋唐文化》时,我虚拟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唐朝人,你穿越到了现代,你会怎样给我们介绍唐朝的历史文化呢?”我让学生们先阅读书本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这节课,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好多学生都争着发言。而我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略作评说,就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明白了。学生们的发言大多数都抓住了唐朝文化繁荣的情况,学生们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快要结束时,我又给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否探究一下,唐朝文化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好的原因?”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又去复习之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让他们学好新的知识,还让他们有目的地去复习旧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历史情境的设置,也帮助学生们营造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
历史中的许多事件与我们的现在生活有一些相类似的地方,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可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唤起他们的需要。也让学生们明白: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例如:在教七年级《经济重心的南移》时,我让学生们将宋朝江南地区的开发与当今江南的各种开发活动联系起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题目:1.假如你是宋朝的北方人,你会不会南迁?2.现在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影响吗?3.你们学了本课,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什么认识?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可以指导学生们关注历史,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懂得学习历史、学好历史就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保证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我们就要为他们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他们会觉得更加轻松、愉悦。民主就是要尊重学生,从我们步入教室开始,就要从我们的面部表情,语言神态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尊重。在课堂上,不管学生们提出怎样的问题,我们都要耐心地去听,不要因为他们的错误,而立刻否定他们的发言。当他们回答得非常好时,我们要给予掌声。当他们回答有缺陷时,我们要注意纠正的方式,可以从再次提问中慢慢求得完善的答案。不管讨论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不能要求答案一致,只要学生们说得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我们就要给予肯定,让学生们在回答问题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当然所谓的民主也要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平等上。因此,我们要努力去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主宰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这样才可以平等对话与共同研究,并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三、树立问题意识,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我们的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课业负担过于沉重,精神和体力都显得相当的疲惫。他们没有自主提问的时间,也丧失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他们在学习历史时,总是墨守成规,迷信书本。很少有学生会问为什么?该怎样做会更好?这样的局面,很难让学生们树立起问题意识,也很难做到活学活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启发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其实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历史的过程。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以便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呢?
第一,要控制知识的总量。我们在课前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处理,探究的问题要能够突出重点、难点,也不要过多。第二,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扩大知识容量,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第三,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们查找资料,扩大阅读的范围,让他们撰写历史小故事,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总之,要想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我们就要通过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树立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因为兴趣,而更加爱学历史,也让历史成为促进他们努力学习的“激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