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英语报纸杂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12-12-31汤云翔

考试周刊 2012年76期

摘 要: 英语作为一门以交际为最终目的的语言学科,如果学生没能在较为真实的语境中去学习、感知和运用,英语就失去了作为语言学科这一本质特征。而英语报纸杂志所具备的优势正好能满足这一需求。作者在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报纸杂志的整合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英语报纸杂志在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些课外辅助阅读资料,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高英语的交际实践性。

关键词: 英语报纸杂志 英语阅读教学 必要性 优势 方法

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方向都共同地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也就是现在教育界说得较多的“素质教育”问题。英语,作为一门以交际为最终目的的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呢?笔者拟就英语教学中英语报纸杂志与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英语报纸杂志与英语阅读教学整和合的必要性

1.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的最终目的是用来交际的。英语语言国家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语言材料的真实性(authentic),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一切材料及要求学生去阅读或让学生准备的材料都特别强调其真实性。如在听力训练材料准备方面力求是真人真事、对话语言是生活中常用的。这样做至少有三种好处: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性;二是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感悟语言文化背景;三是可以体现语言学科的语境真实性和交际性。

2.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它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成了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手段。而学生的时间和所能承担的费用是有限的,如何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充分地利用好学生的时间和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同时又能将学生置于英语语言文化之中,真正实现英语的交际实践性,英语报纸杂志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3.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言材料越来越真实。尤其是新的牛津教材中每单元的话题及阅读材料都已经深入地渗透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实践性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相应的配套练习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材料上而跟不上要求,就将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画上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报纸杂志总是能反映时代的最新发展,所以它们就成了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最佳帮手。

二、英语报纸杂志去辅助阅读教学的优劣

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一直以来,培养阅读能力主要依靠英语课本进行,可利用的资源十分贫乏,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而《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英语辅导报》《英语学习》《英语世界》《英语通》《疯狂英语》等具有报纸杂志所特有的时效性,也具有题材广泛、内容新颖、语言现代、地道实用的特点。它们紧跟形势、贴近生活、难易适度,是训练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通过报纸杂志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报纸杂志辅助阅读教学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

1.时效性:报纸每周一期;杂志每半月或一月一期,周期较短。这保证了阅读材料的“新鲜度”,从而避免了重复使用年复一年的过时的语言材料。

2.经济性:报纸杂志平均花费学生每人每学期十元左右,这样的价格是学生完全能接受的。除此之外,报纸色彩分层的版面非常吸引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用性:报纸杂志时尚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猎奇”的需求。文章题材广泛,包括了文学、体育、艺术、新闻等各种题材,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能提供足够的课外阅读材料。而且文章的长短、难易程度都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这就可以增强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从中受益。

4.整合性:报纸具有跨学科的丰富多彩、内容鲜活的特色,可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地道的英语表达法、语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实现学科间的整合。

5.实践性:报纸阅读辅助教学能在课堂和真实世界之间搭建桥梁,它们既提供给了学生去实践和运用英语语言的平台,又培养了学生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工具,可提供实用而又简明的写作范例。

三、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英语报纸杂志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这里所指的课外阅读即泛读。它的前提是让学生独立阅读,但又不是“放羊式”地毫无目的地阅读,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由此可见,泛读既关系到阅读材料的选择问题,又关系到阅读方法的指导问题。因此,大纲的提出,实际上对英语教师在如何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英语课外读物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文章或材料都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与阅读材料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说来,我们在给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时应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学生及其手中的报纸杂志进行分类分组,每组读哪些文章,甚至选择读文章中的哪些内容,教师都应有详细周密的计划,而不是吃一锅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教学原则。其次,题材的选择涉及面要广,趣味性要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文章体裁要呈多样化。凡研究过中考试卷的老师都会发现:中考的几篇阅读理解会涉及人文、科普、广告、记叙、社会科学等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做大量的训练,中考就会水到渠成。

第二,让学生明白报纸杂志的阅读方法不同于教材上的课文阅读方法。教材上的课文阅读属于精读,而报纸杂志的阅读属于泛读类。泛读广泛、大量、快速,故重点放在针对问题快速地捕捉信息上,所以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

首先,教师要设定好“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或“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这类问题,让学生快速阅读,知其大意,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跳读、略读。其次,要求学生再通读全文,划出自己不熟悉的生词、词组和句型,并标记出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然后,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来猜测词义,之后分组讨论和交流,教师帮助解答部分难的词义。最后,教师可以将事先设定好的对文章深层意思理解的题目呈现给他们以供讨论,当然这类题目最好以文章的整体理解为出发点,如作者对文章的构思、续写等,注重培养他们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如果教师意识到英语报纸杂志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英语报纸杂志的优势;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悟英语语言的真谛,就一定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黄远振,刘道义.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4]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