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2012-12-31王广婷

职业时空 2012年7期

  摘要:调查显示,约80%的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表示满意,但对辅导员不同方面的工作认可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在“三新”的背景下结合“三针对”,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创新性,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要使命就具有了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满意度;研究
  高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是评价辅导员工作成效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1]为了进一步了解90后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特组织本次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按照211(含985)、省属、市属、独立学院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南京地区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0所高校作为调查现场,每个学校再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了一至四年级10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3份,有效应答率为89.3%。
  调查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统计
  (一)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问卷共调查男生435人,女生458人,其中大一为321人,大二242人,大三230人,大四100人;有学干经历的同学499人,无学干经历的同学394人。
  (二)对于辅导员工作满意度的整体评价
  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辅导员的整体评价集中在满意程度的为79.5%,其中46.8%的同学对辅导员工作表示很满意,4.3%的同学对辅导员工作不满意。不难看出,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表示满意或者基本满意的占到了4/5,这也说明学生对辅导员整体的工作是满意和认可的。
  (三)从性别、年级、学干经历等方面的分组看不同学生群体对辅导员的评价差异
  表1 从学生性别分组看学生对辅导员的整体评价
  (X2=17.254,P=0.001,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辅导员的整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学生群体中,男生占到54.1%,女生为45.9%;对辅导员整体评价表示“不满意”的学生群体中,男生占到65.8%,女生为34.2%。也就是说,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下,男生的选择比例都明显多于女生。这是由于一是男生的爱憎感更加鲜明,二是男生对辅导员群体的要求可能高于女生,三是男女生在身心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也要求辅导员开展工作时要结合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X2=24.814,P=0.003,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辅导员的整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学生群体中,大四学生从“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的比例依次为8.9%,11.0%,15.9%,21.1%,比例逐渐升高,不难看出,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对辅导员的要求逐渐增加,也从一个侧面显示,辅导员群体在应对不同年级学生事务处理方面不应采取相同的方法、处理原则,而是应该在侧重点,工作重心上应该有明确的倾斜。
  从“很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不难得出,低年级尤其是大一学生对辅导员的满意度高,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对辅导员的不满意度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应该随着年级的不同而有选择地侧重。
  表3 从有无学干工作经历看学生对辅导员的整体评价
  (X2=20.356,P=0.000,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调查数据来看,对辅导员表示“很满意”的同学中,有学干经历的占到62.9%,没有此项经历的为37.1%;而对辅导员工作表示“不满意”的同学中,有学干经历的为47.4%,没有此项经历的为52.6%。可以看出,没有学干经历的同学可能由于对辅导员工作流程的陌生、与辅导员接触的频率少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对辅导员的认同度低。
  (四)7个子指标的具体评价
  图1 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不满意的总体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辅导员不同方面的工作认可度存在差异。其中,认可度最高的是工作态度,为69.3%,认可度最低的是创新能力,为32%。认可度顺序依次为工作态度、政治素质、日常管理水平、心理素质、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反观之,从不满意度来看,不满意从高到低依次为创新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日常管理水平和工作态度。这也正好从侧面印证了满意度从高到低的排序。
  三、提升辅导员队伍满意度的建议
  (一)从“三针对”入手,更好地诠释学生事务管理者的形象
  辅导员从事的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群体,那么在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个体与群体,既可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又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结合男女生不同的身心特点有区别地开展工作。男女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诸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结合不同年级工作重心的差异有详略地开展工作;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特别是与自己接触频率较少的、性格内向的、学业有困难的、非学生干部的学生群体,多一些关注。
  (二)迎合新时期、新形势、新环境的背景,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性
  随着社会对人才评判理念的转变和政府管理高校理念的变化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需要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加强与所带学生专业相近知识的学习。
  在辅导员工作中,应该进一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工作内容上,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的学科内涵,加强其与相近边缘学科的联系;在工作路径上,进一步发挥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等新型媒介的作用,将其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顾客满意模型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