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公民慈善意识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2-12-31魏艳
职业时空 2012年8期
摘要:慈善事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已经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准确认识和把握中美公民慈善意识的差异,研究中美公民慈善意识差异的影响因素,并从中得出提高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美;慈善意识;现状
民政部2011年7月15日在京发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新形势下调节利益分配、增进社会和谐,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慈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慈善事业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言,在整个社会中我国公民慈善意识尚未形成主流意识,公民的慈善意识存在着普遍缺失的问题。因此,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研究也成为当前一项十分必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对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公民慈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美公民慈善意识的差异
(一)慈善及慈善意识的内涵
慈善应是在慈悲心理驱动下的善举。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举。我国最早关于“慈善”两字的记载,出自《魏书·崔光传》:“光宽和慈善,不忤於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己。”[1]慈善意识就是个体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或事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觉、情感、意志、思想、行为意向等各种观念形态的总和,通常借助于同情心表现出来。慈善意识可分为五个层次:一是感性认识层次,对慈善的直觉反映和认识;二是知识层次,对慈善及相关问题的各种经验和科学认识;三是态度层次,有关慈善的价值观念,主动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四是评价层次,有关慈善及相关问题的评价;五是行为意向层次,发挥自己所能,参与慈善活动的行为和方式等。
(二)中美公民慈善意识的差异
本文从三个方面,也就是公民对慈善的认知程度,公民对慈善事业的认同和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来比较中美公民慈善意识的差异,由于我国慈善事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公民缺乏对慈善及慈善相关问题的经验和科学认识,对慈善事业认同程度差次不齐,有人认为现在慈善更多带有功利性,因此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并不高。相反,美国公民慈善意识程度较高,美国大学常开展慈善课程,帮助人们在学生时代对慈善及慈善相关的经验进行科学认识,而且慈善已成为美国公民日常生活中一种习惯。
二、中美公民慈善意识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财产观
中国人的财产观念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强烈的家族意识和惜财意识,使中国人不愿进行慈善捐助。另一方面,劫富济贫的传统观念,使私有财产的安全性脆弱,形成了中国人不公开的、封闭式的财产观,强化了中国人藏富、不露富的习惯。在美国富豪阶层,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财富观,那就是:他们将自己视为上帝财富的托管人,认为自己必须将社会财富分散出去回馈社会。对于将财产作为遗产留给后代,卡内基有一个著名的观点:“留给儿子万能的金元无异于留给他一个诅咒,遗产绝不是孩子们的福利,只有家族的荣誉才是激励他们有所作为的福音。”[2]
(二)宗教信仰
中美公民慈善意识的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还表现在孕育公民慈善意识的思想渊源上。中国人的慈善意识主要源于伦理道德传统,美国公民的慈善意识主要源于宗教传统。中华民族的慈善文化主要源于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民本、大同理想。长期居于意识主导层面的儒家伦理建立于宗法制度的基础之上,其家族色彩极为厚重。也是形成儒家由“爱亲开始,以孝为核心”[1]的有先后等差的仁爱思想根源。而美国人的慈善意识最早主要源于基督教中的博爱、罪感、谦卑和忏悔等道德情感。基督教的慈善观念基于其教义原罪说、赎罪说和爱的表达。基督教这种超越了血亲、地缘和种族的爱,非常符合现代慈善的精神,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中美两国公民慈善意识在思想源头上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巨大差异。
(三)法律政策
我国在有关慈善的法律政策和美国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两国公民的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法(草案)》经过多次研究论证,纳入国家立法规划中;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提高了企业捐赠的税前扣除比例,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进一步明晰。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发展我国慈善事业仍有阻力。而美国的税收制度非常有利于富豪慈善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是比例很高的遗产税,很多美国富豪通过创办私人慈善基金会进行合理避税。另一方面是优惠的捐赠免税政策。通过该政策捐赠者能够名利双收。其次,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社会权力分配更为均衡,社会各阶层之间存在制约力量。富豪阶层与平民之间的差别更多地体现在财富的占有数额以及生活质量上,但在社会管理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利,因此富豪也不敢忽视平民的力量、不能忽视舆论的监督。
(四)历史传统
由于我国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因素与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历史因素惯性影响,建国之初政府强制性取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慈善组织,使新中国立国之后的社会慈善活动基本陷于停顿;90年代随着中国慈善总会等慈善组织的成立和2005年中国慈善大会的召开,近年慈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度还不高,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慈善氛围尚未形成。而在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上一直有着良好的慈善氛围,即使不富裕的平民百姓也会拿出自己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捐赠或者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来。富豪群体作为最受社会瞩目的一个阶层,他们需要做出与其财富相对等的、比平民更大的贡献。他们在慈善中的作为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对慈善的怠慢会受到严厉的抨击,而所作出的贡献会受到大众的积极认可。
公民的财产观、宗教信仰、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历史传统这些因素都对本国公民的慈善意识产生了深刻地影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所说,行为由制度决定。一个国家整体公民慈善意识的状况与国家整体制度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提高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财产观
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弘扬慈善文化所要达到的境界就是要在全社会造成浓郁的“人文关怀”的氛围,减少冲突,调和矛盾,使社会呈现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基于慈善事业的宗旨,弘扬利他主义价值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慈善事业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需要有文化的承载和激励。努力使现代公民在儿童期就树立对金钱、财富的科学正确认识,培养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获取财富,以利己利人的方式使用财富的科学财富观和助人为乐的利他主义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理念
现代社会决定了现代慈善意识和慈善事业开放性、民间性和透明性的特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理念,继承和发扬其中仁爱、关怀等思想精华,摒弃糟粕的内容,努力培养具有“仁爱、责任、共享”核心价值理念的现代公民慈善意识。将慈善文化融入课堂,挂入社区宣传栏,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教育宣传活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列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行业评比的指标体系,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继续完善和实施“中华慈善奖”的评选表彰,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嘉奖和弘扬,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筹建中华慈善博物馆,发挥其展示、宣传传统慈善文化的作用。
(三)优化制度环境
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制度环境的支撑,制度建设至关重要。要加快《慈善事业促进法》的立法进程。首先,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慈善募捐主体的地位、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慈善捐赠活动的程序和慈善募捐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其次,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激励机制。合理增加优惠幅度,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增强税收政策的制度激励功能。最后要健全公共财政制度。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由公共财政对慈善给予适当支持。对已颁布的政策法规要制定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并加大执法力度,以保证相关法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四、提高全民社会责任感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全面普及慈善文化,广泛传播慈善理念,逐步增强公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鼓励越来越多的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慈善活动,使慈善逐步成为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和处理好榜样与大众的关系,树立典型以提高整体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通过市县的新闻媒体不断塑造新的慈善形象,如慈善大使陈光标、李连杰、成龙等,树立榜样、爱护榜样、发挥慈善榜样的力量,通过县村级干部的切实行动,把慈善榜样树立在基层、树立在群众中,动员社会大众以实际行动参与慈善。在施善中携手战胜灾害,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从根本上提高人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
五、总 结
在当前中国多样文化并存的条件下,对于慈善伦理观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但同时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中美公民慈善意识差异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动因。我国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慈善理念,在弘扬民族仁爱精神的同时,将传统的慈善伦理提升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慈善意识。必须以财富观,价值观为突破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尊重人格为前提,加强当代中国慈善伦理建设,实现慈善意识提高一小步,慈善事业发展一大步。全社会共同携手加强全民慈善意识的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 卡内基.财富的福音[M].杨会军译.京华人民出版社,
2006.
[3] 罗竖元.培育慈善意识 发展慈善事业——美国经验及其
启示[J].行政论坛,2011,(1).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itizen’s
Charitable Consciousness Difference
WEI Yan
Abstract: Philant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