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为分析学为指导科学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2012-12-31王蓉芳邹新
职业时空 2012年8期
摘要: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模式不适应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应当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为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提供依据,促使学生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关键词:行为分析学;学生综合素质;考评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地方,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走入社会进行就业的竞争。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是否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否能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在高职院校建立行之有效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现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单纯是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也应当与时俱进,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一、学生考评体系现状
近十几年来,由于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的教育模式,高职学生的考核也发生了部分变化,但仍然没有较多创新。
1.考核模式僵化。高职院校为了考核的可操作性,通过学生守则和教师的考核文件等内部规范性文件,对学生的行为和考核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对教学、考试考查的试卷、作业、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有着具体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都是固定的,已经形成了模式化的考核。学生要想在学校的考评体系中脱颖而出,只要对照学校的相关文件进行准备就行。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就能得到学校奖学金,有组织能力的、日常表现好的就能当选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对学生的考核也仅仅限于学期末进行,考核的标准也仅仅只是表彰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和颁发奖学金。教师也仅仅对照文件操作,选择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学生的其他方面表现大都忽视了。
2.考核形式主义严重。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考核都是走过场,没有起到考核的作用。考核设定的标准也极为简单,学期考核就是以学期的成绩为标准,毕业生就是以所学的各门课程作为考核依据,所有课程的成绩是否均为及格就作为了颁发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
3.考核结果的随意性较大。学生的就业是高职院校存亡的生死线,所以,很多学校以学生的需求出发,迎合市场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对学生的考核降低标准,甚至在毕业生考核时出具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结果。从短期来看,可能会使学校的就业率有所上升,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应当能客观体现,让其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公平地与别的毕业生竞争,让用人单位有选择性地进行招聘。用人单位不能也不会苛求所有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全能型的人才,学生的某些考核结果在用人单位的某个岗位上是缺陷,但可能在另一个岗位上却是优点。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不应当扬长避短,而应当是对学生的全面考核结果。
二、以行为分析学为指导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
1.行为分析学运用于学生考核的特征。行为分析学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对人类行为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的科学。运用行为分析学为指导来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行为分析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本身。行为是人通过大脑对自身进行指挥而产生的一种行动,对单个的行为进行观察,可以了解人当时的动态,通过连续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总结,可以对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所以,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学期成绩是否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是否顺利完成、实习是否能够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而应当把学生日常行为作为考核的依据,通过连续的行为观察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行为分析学还强调行为的过去与现在的比对。人的喜好是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改变、时间的变迁,能让人产生不同的喜好,从而导致不同行为的发生。所以,行为分析学强调一个长时间段的行为观察和分析,从行为的转变角度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考核不应当是孤立的考核,比如某两个学生虽然学期成绩相同,但其中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前一个学期是在上升,而另外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明显下降,教师就应当分别对待,对照这两个学生的学期学习情况和生活、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不能简单的以成绩作为统一标准,认为这两个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同就能力相等、素质相同。
2.行为分析学运用于学生考核的优点。行为分析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连续的行为观察和分析,是一个科学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最能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以学生行为为导向,可以指导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学生行为导向为准则,可以通过教师教学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在操作和学习的行为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通过行为导向的考核来进行互相交流,教学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高职学生更为看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结合,所以,行为分析学的理论运用,可以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让学生和教师能围绕教学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学习。其次,行为分析为指导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行为分析学注重行为的考察,所以,高职学生在行为分析学为基础的考核中要想能够得到优秀,不能只是成绩上的优秀,还应当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优秀。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一个学生要想改变不良习惯,必须要连续的对其行为进行考察,不能因为其学习成绩变优秀就忽视其他缺点。
3.行为分析学运用于学生考核中的难点。行为分析学是最为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指导思想,但是,行为分析学运用于学生考核,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考核标准难以建立。行为分析学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但是具体哪些行为应当纳入考核体系,哪些行为不应当纳入考核体系,这些都是考核实施者应当充分考虑的。行为分析不能是随意的一个分析,而应当是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行为进行分析。其次,以行为分析学为指导建立的考核体系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数据库系统,这个数据库的管理和比对,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给考核实施人员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量,考核实施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素质才能实施这项工作。另外,学生考核应当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构建这个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行为分析,可以以考核实施人员为主体,学生、教师、实习单位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综合考核,这就要求各个主体都能了解行为分析考核体系,并且从自身的视角出发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介,综合反馈到考核体系中来,然后由考核实施人员来进行综合考核。
三、以行为分析学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学生考评体系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传统的考核方式过多的依赖分数来确定学生的成绩,扼杀了学生优良的天赋和成功的机会。行为分析学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充分我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尊重学生的天赋,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进缺点。学生能够结合考评结果,与自己的职业意愿、自身素质和能力相结合,估计一下自己能否胜任某项职业的要求,进行准确地自我评价和定位,在选择职业时如果充分考虑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有利于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的规划。
2.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行为分析学为指导,建立新的考核体系,能充分反映教学效果,客观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利局面。要求教师能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学生以全面发展为任务,通过各方面的考核,能够直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及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学活动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
四、以行为分析学为指导,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的途径
1.构建科学的综合素质考评标准。考评体系的构建,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考评的标准。科学的综合素质考评标准,应当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标准。如果确定以行为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考核,而没有对行为的具体标准进行规范,那会让考核实施人员无法实施考核,也让学生无所适从。所以,要从学生出发,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就业形势的要求,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让考核标准既内容全面又重点突出,便于操作。对于学习的考核,重点应当集中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几大块,还应当综合考虑学生前后的思想变化、学习动机等相关因素。
2.学生考核实施过程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动态的评价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评价的主体应当是动态的,对学生的考评,除了综合考核实施人员,还应当尽可能的安排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任课教师考评、实习单位考评、专家小组考评等方式,通过让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专家的参与,让考评结果更为合理、更为接近学生实际情况。另一个方面,学生考核实施过程应当是动态的,分为终结性评价和日常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是静态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性评价是动态化的一个评价,是对学生学期内的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操作和日常的学习和实习过程、学习态度等的考核。综合评价应当是这两个评价的平衡,日常评价过高而终结性评价分数低的学生就应当改进学习方法,终结性评价分数高而日常评介分数低的学生就应当更为严格要求自己。
3.建立考核反馈机制。考核应当是为以后的行为提供参考的。目前,学生对考核的认识也大都停留在学期末的表彰和奖学金上面,无法全面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考核实施后,应当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反馈机制,让学生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为社会培养可造之才,达到高职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陈长幸,盘明英.中外高等高职教育考核评价比较分析
[J].法制与经济,2009,(3).
[2] 赵爱威,温宝阳,宋慧斌,李阳.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探
究[J].教学与管理,2009,(8):121.
Being Guided by Behavior Analysis Science Structures Synthetically Quality
of Student Test and Assessment System
WANG Ron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