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探讨
2012-12-31陈建萍
职业时空 2012年8期
摘要:《汽车机械基础》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汽车行业发展对汽车运用技术高技能人才能力结构和技能水平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根据高职教育和学生特点,从《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实际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目标出发,对其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职业能力;课程改革;探讨
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具备综合素质的汽车运用与维护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作为高职汽运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其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第一阶段,在该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高等职业教育所突出的“职业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系未能全面考虑高职学生素质的特殊性。因此,为适应目前汽车行业急需人才的能力结构和技能水平的需求,该课程迫切需要改革,探索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从而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特色,适应社会需求。
一、《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专业联系性不强,教材未能反映高职教育特色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多、范围广,目前还基本承袭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系统、重理论的传统,没有考虑到高职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没有针对专业要求合理设置,与专业联系性不强。所选用的教材也仍以体现理论性和系统性为主,只是对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做了删减或选用,内容抽象、缺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部分。由于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明确,学生缺乏了解该课程与其专业之间的关系而对学习目标感到茫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浮浅,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传统的《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方式大多是“灌输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课堂教学仍沿袭粉笔板书、挂图和简单的教具,缺少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待加强
实践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风和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机械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往往对这门专业基础课实训条件准备不足,实验实习器材相对短缺、陈旧,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有的甚至没有汽车机械基础实训室,实验无法开出,学生对零部件、运动过程缺乏感性认识,有的甚至感觉学习机械基础无用,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受到影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四)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理论、实践知识不足
《汽车机械基础》是一门服务于后续专业课和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这就要求任职教师不仅要精通本课程的知识,还要熟悉本专业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如何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本课程的教学中,使其教学更贴近专业,更好地实现该课程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而目前部分汽车专业基础课的教师来自于非汽车类专业,由于缺乏汽车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造成该课程教学、考核重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难以很好地为专业课服务。
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根据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素质要求、业务范围、知识和能力结构等方面的要求,针对机械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缺乏基本机械常识的特点,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其改革总体思路如下图1所示。
(二)课程设计理念
在课程的教学设计方面,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根据专业所涵盖岗位群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学校现状,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按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进行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及重构,以服务后续课程为原则,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工程力学”、“汽车材料”、“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等知识糅合到汽车机械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以具体汽车机械结构为依托,将其有机整合为《汽车机械基础》,形成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项目,将各项目划分成若干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根据实际教学特点,按照“资讯一决策一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评估”组织教学。教学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相互融合,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掌握常用汽车材料的性能、用途及选用,在了解常用机构、零部件的基本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分析、选用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掌握典型液压元件的结构组成、原理及应用,能读懂典型的液压系统图并分析液压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能进行液压系统的基本维护,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经验和工作态度的养成在知识和能力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同步进行,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图1 课程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三)课程改革探索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结合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实际需要及高职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宽、浅、新、用”的原则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宽”为知识面、适用面宽,利于学生将来可持续学习及根据自我条件的发展需要择业,增加就业适应性;“浅”指够用为度,内容通俗易懂;“新”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用”是要注重实际,面向实践。
(1)体现“必须、够用”的原则,精简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性内容。删减复杂的理论推导、证明和原理的论述,以及同其他课程重复、过时的内容,只需学生掌握这些公式、定理、方法的实际应用,以确保该课程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同时,逐步完善解决实际问题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当增加实践应用性内容。
(2)融入专业特色。机械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几乎都与汽车有关,因此,在《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中,结合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取舍与添加教学内容,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训练,都应与汽车专业知识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在汽车中的具体应用,形成专业吸引力,很好地服务于专业课教学。
通过打破原来课程的内容体系,按照工作项目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优化整合为以下六个项目:
项目一:汽车力学基础及常用零件受力分析
项目二:汽车常用材料
项目三:汽车常用机构
项目四:汽车常用机械传动
项目五: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
项目六:汽车机械基础综合训练
整合后,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不再是几门课程简单的组合,其内容符合汽车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保证了基础以够用为度、实践应用加强,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教材建设
在前述基础上,制定出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编写合理适用的《汽车机械基础》配套教材,便于合理安排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组织内容。教材内容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保证基本基础知识,紧密结合汽车实例,强调实用性、应用性、先进性,以适合高职汽车专业使用。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只能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应用的多元化原则,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现场教学法。教师对照实物讲解,增强讲课效果,或学生利用实验设备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并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②直观教学法。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具、模型或实物生动、直观地展现抽象的理论,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③讨论式教学法。分析讨论是开发学生智能、锻炼学生胆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安排课题或习题讨论,突破重点、难点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接待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④启发引导式教学法。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通过教师设疑、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加强师生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⑤案例法。教学中应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将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和汽车案例恰当地引入课堂讲授相关知识,丰富课程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理念。
⑥自主学习。利用课程网站,实现仿真教学与实训、在线测试、网上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中,除充分利用实物外,还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从汽车机械基础讲授内容入手,结合专业相关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图像、影像、动画等形式,将零件、机构、结构、工作原理及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规律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理解和掌握。另外,建设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课程网站,运用网络教学和辅导,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方便师生交流。
4.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的学风和素质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培养目标对本课程实践教学进行如下改革:
(1)充分认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其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
(2)编写实验指导书。由来自汽车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实习指导及任课教师联合编写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实验指导书,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汽车机械基础实践技能。
(3)增加具有创新特征的实验教学内容。目前的实践教学大多以验证理论和培养动手能力为重点,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不足。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可通过实验研究和科技制作增加具有创新特征的实验教学内容,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仔细观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或提出改进方案,以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创新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4)实践教学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如安排学生利用课程网站学习,查询图书资料,通过深化与校外企业的沟通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认识实习等。
(5)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教学。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可考虑从企业聘请汽车专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教学,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为学生带来最新的企业和市场资讯。
5.课程考核制度改革
(1)考核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除采用笔试外,还可采用口试答辩和现场操作等其他方式测试。
(2)建立《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逐步实行教考分离。
(3)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工作过程评价以各项目评价按比例构成,各项目评价采用平时评价、知识评价和实践操作评价的形式来评定,重点突出实践操作的评价,以反映学生对相关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平时评价应加大比例,根据学生的组织纪律、课堂问答、讨论、作业、实训报告、教学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等情况综合评价,知识评价结合教学目标对知识要求进行评定。
6.对基础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培养一支既懂汽车机械基础又懂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方面。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时间对基础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如利用本校条件将教师送到其他学校或与学校确立校企合作的汽车企业进行培养,参与社会实践,基础课教师本人也要积极努力自学,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在授课中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作用。
三、结 语
为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在实施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按改革方案初步试行,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在实践中长期探索,不断深化,从而培养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高职学生,以适应社会对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蔡广新.汽车机械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7:29-50.
[4] 刘树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较分析[J].辽宁教
育行政学报,2003,(9).
[5] 谢玉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与教育,2007,(8):79-80.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urse named Basic Knowledge
of Automotive Mechanic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Jian-ping
Abstract: The course named by Basic Knowledge of Automotive Mechanic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heriting the past and ushering in the future during training the students who majored i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e paper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development between automobil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high skill talent structure and skill level. According to the succesful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