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管理养护与电子地图远程控制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2012-12-30何予生
杨 锋 何予生
(驻马店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前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公路建设已经进入了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标准为主的发展阶段。在这种形势下,以往传统的公路养护与管理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现有公路的通行能力、承载能力、抗灾能力、增强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现有公路加强养护、进行路面补强、加速旧桥技术改造、实施GBM工程、完善沿线设施。已成为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在这种形势下,将计算机技术与公路养护及管理工作相结合,能极大的提高公路建设工作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我国地市级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公路管理养护与电子地图远程控制信息系统技术方案分析
系统采用以下关键技术,确保整个软件具有超前性、稳定性和可实用性,是提高效率、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和关键。
1.1 采用GUID技术,主要用在软件中各个模块关键字段的设计方面,可以确保上下级各单位之间传输和交换数据时能唯一识别,自动加载,不会与内部已有数据冲突或覆盖;由于该系统需要在多个用户之间传递数据,所以唯一识别每一项数据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软件系统都会使用ID作为唯一识别一项数据的标识,这在某个用户下是完全可以的。但当这些数据要求从不同用户之间进行传递和合并时,这些ID就会有重复的可能性,因为ID的唯一性只是相对于单个软件系统本身而言的。GUID广泛应用于微软的产品中,用于识别接口、复制品、记录以及其他对象,这些对象在不同软件和不同计算机中是唯一识别的。该系统正式引用了这项技术,应用于唯一识别数据,使各个用户之间可以稳定准确地传递项目数据。
1.2 采用OOP技术,主要用于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所有界面和功能模块之间的业务逻辑关系,可以使得软件操作界面和业务之间相互独立,保证程序设计的条理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方便后期的维护和修改;目前比较流行的开发软件都是支持OOP技术的,但多数设计开发者没有将其用于系统的业务逻辑中去。OOP使业务对象不再是枯燥的代码堆积,而是模仿业务逻辑本身的属性和行为进行设计,使得设计出来的业务对象可以真实反映业务本身。对象还封装了数据和业务逻辑,并完成了所需的数据操作,这样在界面模块就无需关心对象的实现细节。同时继承、多态等特性有效提高了系统设计的条理性。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架构相当健壮,同样减轻了后期进行修改、维护以及系统升级的周期和费用投入。
1.3 采用DCL数据更新技术,主要用于界面显示的与更新后的信息能与数据库始终保持一致性;在众多软件系统中,数据的显示和数据的更新是要解决的两个重要方面。当数据进行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后,界面必须立即呈现更新后的最新数据。传统解决方法往往在更新数据后立即主动刷新所有相关的数据显示界面,而且各个更新数据的地方都需要完成这样相同的工作。这种方法无疑将数据操作和界面更新混在一起,也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工作量。DCL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DCL建立了一个数据更新通知服务,所有需要得到通知的界面模块都将注册为该服务的客户,当数据更新时,所有已注册的客户都可以得到通知,以便获得及时更新界面的机会。这样设计无需考虑数据更新与界面显示的关系,两者可以相互独立,任何一方的设计有所改变,都无需改动另外一个的设计。DCL作为数据更新驱动,体现在系统的各个模块。
1.4 采用数据通信技术,主要用于上下级、同级之间数据的上报和传输,解决了传统U盘和上网传输数据的麻烦,可以在不同地区计算机之间即时高效地传输公路项目数据信息。
目前市场在大部分单机版软件,数据上报和传输的方式都是将数据导出成一个或多个文件,再通过磁盘、U盘拷贝到对方的计算机中,或拨号上网通过E-mail发送到对方的邮箱中,对方也必须上网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才能加载到软件,以上两种数据传输方式都要经过几个步骤,比较麻烦、误时,而且容易出错,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本系统采用的数据通信技术,不同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递,不用磁盘拷贝和上网,就像双方拨打电话一样,直接通过电话线即时传输到对方的计算机中,并且自动加载数据。比以上两种传输模式都要快捷、准确、费用低、稳定性高。
2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驻马店九县两区县乡公路管理所的工程部门,依照系统的要求,把近几年来所有已建成的公路项目,包括项目的投资情况、施工建设情况、养护及道班、桥梁信息、大修路段等数据,全部录入到软件系统中,并在地图上标注了各个项目的路线信息,然后通过电话线把所有建好的数据直接传输到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工程科,工程科相关人员再把九县两区的项目信息和电子地图信息进行汇总,工作人员把各单位原来的手工操作方式与现在采用该系统的工作方式加以比较,按每单位每月安排2人到主管部门上报数据和资料,手工模式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计算,每月至少要安排3-14人用15-19天时间做资料和报表,每月上报2次,每次上报资料往返按1-2天时间,来回车费、食宿费等等,操作错误和重报除外,驻马店市市直及所辖九县二区公路建设管理部门上报资料所花费资金约998万元;采用该成果软件上报数据,每单位每次上报数据只要安排2人在软件中操作两个小时,通过电话线上报数据只需要花费3分钟0.2元电话费即可,驻马店市市直及所辖九县二区公路建设管理部门上报数据所花费资金一年约92万元,可节约资金906万元,节约费用80%以上。
3 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系统的成功实施,可极大地支持和辅助管理层决策,历史数据可以得到有效保存,为后期的管理工作带来便利,大大减少管理成本,同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既懂工程又懂管理并熟练使用项目管理软件的人才,这方面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3.1 项目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信息流动合理规范,可将原来依附于月报、季报、年报基础上的事后管理工程模式,提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模式。
3.2 系统以业务数据为中心、实现公路管理与电子地图、数据库与决策支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3.3 提高人员素质,培养一批既懂工程又懂管理并熟练使用项目管理软件的人才,避免重复劳动,全面减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施的成本。
3.4 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经验数据能够得到有效地保存,电子数据的积累为以后的规划工作、管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采用该信息系统,提高了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为公路建设信息化水平地提高和管理现代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公路管理养护数据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急需进行改进和拓展,需要全面融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为养护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现代化服务。该系统以业务数据为中心、实现公路管理与电子地图、数据库与决策支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管理成本、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培养自觉执行管理制度的能力、避免重复劳动、全面减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实施的成本,极大地支持和辅助管理层决策,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1]“公路管理软件”项目.北京路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2006.
[2]数字化公路地图的应用与研究.天津市公路管理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