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高调融入数学课堂
2012-12-29张朝亮
张朝亮
(晋城市阳城县芹池中心小学 山西 阳城 048100)
当我们踏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成为新世纪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把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革命,是时代的召唤,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把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具有很好的美育功能。它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获得感性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得到思维的升华,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又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这是一般语言和教具所无法比拟的。
1. 利用信息技术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是数学的核心,兴趣是学生的动力”,一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如果想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要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常常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动脑思考,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例如在讲立体图形中的各种柱体、锥体等知识时,利用多媒体的交、合、并、裁、展、移等多种形式的动画效果,再加上必要的解说和优美的音乐动态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的效应,更加生动逼真。通过画图的演示,不须教师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出解决方法,同时在无形中建立了间接的概念。
2. 利用信息技术找准教材空白,填补学生头脑感知 教材中有些要求学生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
3. 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其辅助手段一般是出示卡片、模型、挂图或实物等,即以静态形象为主,难以再现事物的客观属性。而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采用化静为动策略,既能活现教材内容,又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节,大屏幕上先显示一个闪烁的亮点,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通过演示蕴含了角的定义及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会很好。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多种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制成很多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课件。它使学生接受知识更便捷,获得知识更迅速,从而激发创造潜能。例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中,利用动画,大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小汽车行驶的画面,汽车的轱辘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有的是三角形的。学生看到这个画面觉得新奇,心里马上产生疑问: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车轱辘都是圆的呢?车轱辘不是圆的会怎么样呢?教师趁机可以让学生讨论一番,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播放演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实践证明,恰当、科学、合理的把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能有效的激活数学课堂,化枯燥为趣味,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这就好比是给数学课堂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在课堂上尽情飞翔。这是学生所梦想的,同样也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将得到全面、科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