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小平:和轻轨一起“奔跑”

2012-12-29袁应

当代党员 2012年7期

  【交通巨变】
  ——快速延伸的公路、铁路、航道、航空、轻轨、跨江大桥……仿佛一张立体交通的“五线谱”,奏响了重庆人通江达海、内畅外联的梦想与希望。通过15年建设,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铁路形成“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四小时重庆”、“八小时周边”提前十年实现,“半小时主城”基本建成,轨道交通进入换乘时代,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重庆在山高沟深中实现了四通八达。
  2005年6月的一天,江北区北滨路某饭店,一场庆祝酒席正在举行。
  “为了轻轨2号线的通车干杯!”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现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晓阳举起酒杯,对业务总监陈小平说。
  在碰杯的那一刻,陈小平泪如雨下。
  起跑
  1997年,渝中区莆田大厦,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办公楼。
  陈小平抱着一堆资料,小跑着经过楼道。
  “我怎么每次见到你,你都在奔跑?”在楼道口,一位同事问。
  “我赶着找领导签字。”话刚说完,陈小平已经跑远了。
  1997年,重庆直辖。时任市长蒲海清签发的第一份文件便是上报国务院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准重庆较场口至新山村高架轻轨线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紧急请示》。
  年轻的直辖市迈出了追寻轨道交通之梦的第一步。
  市轨道交通总公司开始日以继夜地“奔跑”——勘察轨道线路、调研轨道列车技术、制订建设规划……
  作为业务总监,陈小平忙得双脚不沾地——白天,她泡在工地上,参与轻轨2号线的设计建设;晚上,她就拿着当天必须报批的文件从办公楼24层奔跑到12层,送给领导签字。
  对陈小平来说,这是人生中一次最艰巨的挑战。
  刚参加工作时,陈小平的专业方向是房屋建设图纸设计。“我就这样在图纸上画一生完事了。”那时,她这样设定自己的人生。
  随着重庆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启动,陈小平被派来参与轻轨2号线的设计建设。
  由于设计专业不同,陈小平拜公司的老专家为师,很快就完成了从建筑设计师向轨道交通建设者的转型。
  从那时开始,陈小平开始和重庆的轻轨梦想一起“奔跑”。
  艰难“取经”
  2000年12月,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开工。
  工程启动伊始,轨道建设团队就遇到了一个难题——轨道梁安装。
  “这一难题不解决,整个进度就会慢下来。”董事长沈晓阳十分着急。
  “日本在这项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不如我们到日本去‘取经’?”陈小平建议。
  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2001年,陈小平随考察团队前往日本。
  在考察轨道梁安装现场时,日方突然安排考察团队零点前往。此举是为了封锁技术——夜间不便于观察轨道梁安装过程。
  来到现场,日方又突然要求不能拍照。
  为了观察到安装过程,陈小平灵机一动——她看准旁边一座几十米高的桥墩,三两下便爬了上去。
  在桥墩上,陈小平趁机用相机拍下了轨道梁安装全过程。
  “你太勇敢了,居然爬上这么高的桥墩!”陈小平从桥墩下来后,日方负责人敬佩地说。
  凭借日方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消化和创新,重庆轨道建设团队最终攻克了轨道梁技术难题。
  正是凭借这种勇气,陈小平和同事们取得了轻轨技术的一系列突破——到2011年,重庆轨道建设团队逐步掌握了PC轨道梁系统、道岔系统、车辆转向架系统等“三个关键技术”,攻克了PC轨道梁模具国产化、PC轨道梁施工测量及安装、架桥机研制、道岔机电控制系统技术,以及车辆转向架系统国产化等“五大技术难题”,让重庆轻轨工程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超过了70%。
  而作为业务总监,陈小平的工作不仅仅是参与技术创新。
  “找茬”
  2005年6月,轻轨2号线正式运营,重庆从此进入轻轨时代。
  广大市民竞相前往轻轨站体验轨道交通的便捷。
  那些天,轻轨站内外人来人往。陈小平也一样在奔忙——她正忙着给运营部门“找茬”。
  “高架车站上的广告牌有问题。”一天,陈小平找到运营部负责人说。
  “什么问题?”运营部负责人问。
  “广告牌背面没处理好,站在桥下看上去,广告牌背面光秃秃一片,影响视觉。”陈小平给出了建议,“两面都应该设置广告或者放置上海报,这样既美观又节省了空间。”
  很快,广告牌两面都放置了广告。
  自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开通以来,陈小平上下班都乘坐轻轨。
  一走进车站,陈小平的双眼就开始“打望”——她时刻注意着车站各个角落,从宣传装饰设计到清洁卫生,她都尽收眼底。在车厢里,她留心“旁听”乘客对轻轨装饰和服务的评价,不足和优点都尽入耳内……对于收集到的问题,她会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对自己的服务,我们自己永远不能满意。”陈小平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
  六年多来,重庆轨道交通线路从一条增加到三条。在每条轨道交通线路上,陈小平的“微服私访”从未间断。
  为明天冲刺
  2009年12月的一天,陈小平走进办公室。
  刚落座,部门里的人就一个接一个地来找她。
  “陈总,施工现场出现问题,怎么跟对方协调呢?”
  “陈总,发给对方的函需要注意什么呢?”
  …………
  一轮下来,陈小平累得够呛。
  “要是我不在,这个部门就不能运作了。这可怎么办?”陈小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只有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团队才能充满战斗力。
  “必须培养新人,为长远发展积蓄力量!”陈小平下定决心。
  作为公司业务部门,陈小平团队要负责协调各部门和各参建单位——拟定发送各种公函也就成了“基本功”。
  “就先从写公函开始。”陈小平决定以此为突破口。
  从此,她要求部门全体员工必须熟悉如何通过发送公函跟各方协调。
  在大坪车站施工时,需要挖一条300米长的出渣口。可是施工方刚挖了20米,方向就偏了两米多。陈小平立即要求新人小李给对方发去终止合同的公函。
  “陈总,我可没写过公函哟。”小李心里没底。
  “你不要怕,先写来我看一下。”陈小平说,“我来帮你把关。”
  一会儿,一份刚拟定的公函送到了陈小平手中。
  “字句要简明扼要,语言要专业精到。”陈小平提出了修改意见。
  几个来回后,小李的第一份公函修改完毕,完全达到了专业标准。
  突破了公函难关,陈小平多次派小李出任施工现场代表,锻炼他的全面业务能力。
  今天,小李已经成为部门的“多面手”。而经过陈小平指导,部门里其他同事也逐渐具备了全面的业务素质。
  “我想放慢自己的速度,让新人接力。”陈小平说,“有了新人,我们的事业才能拥有持续的动力。”
  百姓心声
  “大木乡过去是涪陵区最穷的乡,因为没有公路。现在,村村都通了公路,大木乡由此成了高山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我们的荷包鼓起来了。”
  ——涪陵区大木乡武陵山村村民曾红碧
  “以前从巫山坐车到主城,早上走,晚上才能到,一天什么事也办不了。渝宜高速通车后,四个小时就可到主城,吃个饭,逛一下,还可以坐车回来。”
  ——巫山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刘洪
  “2004年,我在桃花源景区附近开了个农家乐,但几乎没有游客来吃饭。渝湘高速通车带来了人气。如今每到周末,到处停满了渝A、渝B打头的车。”
  ——酉阳县桃花源镇居民吴碧霞
  “从生产企业到房地产企业,纷纷入驻这里。为什么茶园新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真武山隧道的贯通拉近了茶园与南坪的距离。”
  ——南岸区茶园新城区管委会干部袁峰
  “全重庆桥梁总数上万座,你就是每天看一座桥,也要30年才能看完。”
  ——渝中区七星岗街道居民赵宛丽
  “以前坐公交车上班,7点就得出门。轻轨2号线运行后,我8点出门,抵达位于较场口的单位,还算到得早的。”
  ——九龙坡区杨家坪西郊三村居民张旭
  大事盘点
  1997年7月,市委、市政府作出“振兴重庆经济,以交通建设为切入点”的决定。
  1998年至1999年,市委、市政府将这两年定为“交通建设年”,并提出“五年变样、八年变畅”的奋斗目标。
  2000年8月,市委、市政府将“五年变样,八年变畅”的建设目标量化为“八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
  2002年11月18日,“二环八射”高速公路全面开工仪式举行。
  2003年3月,市委常委会正式通过修改后的《重庆市2010年交通建设规划》:2010年建成“二环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
  2004年11月6日,轻轨2号线开始观光运行。
  2005年1月,市政府批复《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
  2005年2月,市政府批复《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04—2010年)》。
  2007年5月,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四小时重庆”建设目标。
  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6—2014)调整方案》。
  2010年12月21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第二跑道投入使用。
  2011年6月,首列满载“重庆造”电子产品的国际货运列车正式出发,沿“渝新欧”国际铁路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2011年7月8日,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试运营。
  2011年12月底,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全面建成,重庆跻身内河亿吨大港。
  2012年4月23日,市政府第1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2—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到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将建成208公里。
  重要数据
  截至2011年底,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75公里。
  2011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900万人次。
  截至2011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覆盖除城口、巫溪以外的所有区县,“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
  截至2011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全市855个乡镇、8737个行政村的农村公路通畅率和通达率均达100%。
  截至2011年底,重庆境内铁路运营里程达1342公里,基本形成“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铁路交通网。
  2011年,城市干道平均车行速度提高到30.12公里/小时。
  截至2011年底,主城公交营运线路达410条,公交线路长度达7190公里。
  截至2011年底,主城区出租汽车总数量达到1.15万辆,万人拥有量达到17辆。
  截至2011年底,主城跨越两江大桥已达24座,穿山特大型隧道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