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情景喜剧运营模式与新作特点解析
2012-12-29夏源林晨
新闻世界 2012年5期
【摘 要】情景喜剧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美国各大电视网的重要电视节目形态之一,拥有大量的播出时间和收视份额。美国情景喜剧从制作到播映的运营模式在“播出季”“流程化生产”和“编播方式”等方面有独特之处。尤其是进入2010年来,大量新近开播并热播的情景喜剧在剧作方面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关键词】美国情景喜剧 运营模式 剧作特点
一、美国情景喜剧运营模式
1、美国情景喜剧历史简述
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或缩写为sitcom),因其低成本和得天独厚的观众基础从一诞生就成为了美国电视节目的重要部分。美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情景喜剧《玛丽·凯和琼尼》诞生于1947 年,1951 年播出的《我爱露茜》在全美引起轰动,情景喜剧从此开始了在美国电视屏幕上的雄霸地位。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家庭之内》《好时光》和盛行一时的《玛利·泰勒·摩尔秀》等剧诞生;80 年代又出现了《陆军流动医院》《考斯比秀》《成长的烦恼》《有孩子的婚姻》等优秀剧目;90 年代成功的情景喜剧有《辛菲尔德》《老友记》《欲望都市》等,其中《老友记》引发了全球观众追捧,并于2002 年获得第54 届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电视剧奖。即使在电视节目形态层出不穷的今天,美国情景喜剧在黄金时段的播出比例仍不少于三分之一,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一直是各大电视网主要的电视剧类型。
2、情景喜剧的运营模式
(1)播出季。“播出季”(season)是美国电视播出机构依据观众收视习惯和市场变化所表现出的季节性特征,对电视频道节目设置、播出时间作出的编排和播出方式,也是美国各大电视网运作多年的经典模式。
一般以每年9月至次年4月下旬作为美国电视的一个播出季。在一个播出季中,电视网会根据收视率决定各个电视剧的命运。因此,每年的四次收视率调查月份(俗称“清扫月”/The Sweep Month)——分别是九月、十一月,二月与五月,这四个时期对于电视台来说事关重大。各剧集此时都会不遗余力地邀请大明星客串,情景喜剧还会在特定节日推出特辑,如“感恩节特辑”、“万圣节特辑”、“圣诞特辑”等——力图在收视率调查月份中拔得头筹,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广告费率。从这一点来讲,美剧的竞争程度远比国内激烈,制作团队的压力也远大于国内。一般来说,每年在NBC、CBS、FOX等几大电视网中各自十几部的新播电视剧中,只有一两部能够获得在下一季续拍的机会。因此,能够存活4个播出季以上的电视剧一般都是精品。
(2)流程化生产。美国情景喜剧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除了最初的创意可能由个人提出外,其余的生产环节,包括剧本创作、情节设置、对白撰写、现场导演、后期制作、推广宣传等都是由团队分工合作、流水线完成的。
营销方面,通过衍生剧、植入广告和衍生产业链来推介新剧集、开发相关商品已经成为美剧经营运作的基本模式。人物和主题不断地从一部剧集进入另一部剧集,甚至剧集本身也会是互相叠合在一起的。由剧集派生出的附属产品更是琳琅满目。美剧历史上著名的长寿情景喜剧《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派生出的电脑游戏、网站、人物玩具等等同样发展起长寿产业链。
尽管面临真人秀和系列剧的强劲竞争,情景喜剧如今依然是美剧国际输出中的主打产品,且制作精良,产业链效应依然强劲。以《老友记》为例,该剧流行的十年也是其流行文化产业胜利的十年。从各方面而言,美国电视台对情景喜剧的需求依然非常强烈,希望它们能够继续成为电视台的稳定财源:无论在回放还是其它相关的企业联营上都能创利滚滚。
(3)捆绑播出。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电视网越来越需要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也就是说,喜剧角色一出场就要好笑,这就需要在情景喜剧的编播方面做文章。
在编播方面,美国各大电视网每周都会在晚间黄金时段安排情景喜剧。NBC1998年至1999年电视节目播出计划中,每周晚间黄金时段安情景喜剧有14部之多。2009-2010年此数据有所下降,但每个台固定播出的情景喜剧频道依然吸引着固定的观众群。美国电视最高奖项艾美奖也一直为情景喜剧大开绿灯,这使得该类型获得牢靠支持,引发更多人的关注。
如今,情景喜剧出现了日益突出的“集团化”捆绑播出思路。例如CBS周四的安排:8:00-8:30《生活大爆炸》,8:30—9:00《老爸说脏话》;而FOX则把情景喜剧都安排在周二,以2010年12月2日为例,Fox方面《欢乐合唱团》(Glee)走出前周的低谷收视上涨13%,也轻松成为了周二夜的收视冠军。情景喜剧《孕育希望》(Raising Hope)比前周上升了8% ,《富贵与爱情》(Running Wilde)小幅上涨了0.1。这样集中式的编排,一是培养观众的约会意识,每隔一个星期就在固定的时间来观看;二是塑造群体的影响力,如《生活大爆炸》被移至周四播出,就是为了对抗NBC在周四播出的经久不衰的《我为喜剧狂》和《办公室》,同时也是为了以收视习惯带动新剧《老爸说脏话》;三则是因为整点因素,美剧的情景喜剧都是以30分钟为单位的,所以集团化安排能更合理地编播时间,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
二、2010年以来情景喜剧的特点
分析2010年以来新开播或热播的美国情景喜剧,不难发现整体上呈现如下几个特征:1、剧集主人公的设定,往往是有着特殊身份、背景和知识的特定“专业化”人物。2、剧集中充斥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吸收和表达,如微博事件、宅文化元素等。3、剧集中洋溢着“纪录”风格的新气息。
1、特定的主人公和人物关系设置
情景喜剧里永远有几个相同的贯穿人物,在基本相同的环境中按照差不多相同的模式扮演主题一致的故事。回顾往昔的经典情景喜剧,无论是《成长的烦恼》还是《老友记》,似乎剧集中的人物都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一个欢乐的家庭,有着几个在不同生长阶段各具问题和个性的儿女;一群青春友好的青年人。与这类传统情景喜剧不同的是,2010年来热播和新开的情景喜剧中,往往都给了主人公特定的身份、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他们成了具有某些“专业性”和“群落符号”的人物。
例如兼具收视和口碑的《生活大爆炸》,将主人公设定为四个科学天才和一个金发美女,于是剧集的冲突和喜剧笑料往往和NERD(书呆子)的设定相关:高智商的NERD(书呆子)们脱口而出生僻的科学理论、智商和情商的脱节造成面对现实各种应接不暇、新奇有趣的生活实验。
2、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吸收和表达
2010年以来的情景喜剧中,续订剧《生活大爆炸》和新剧《老爸说脏话》在选材方面无疑很具有代表性。这两部剧的成功都离不开对于某些社会热点元素的吸收和表达,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运用,成为社会中某个人群里的小众经典,再慢慢积累忠实粉丝,从小众经典迈向大众喜爱。
例如《生活大爆炸》就准确拨弄到了网络时代众多宅男、宅女们的敏感神经。四个高智商宅男的生活,生动而有趣地反映出广大青年人的生活现状: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更喜欢“宅”在家里,沉迷于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中。于是剧集中出现了天才们痴迷《星级争霸》、《星级迷航》,一遍遍反复观看各种版本,甚至新版多出十秒钟镜头的DVD都会使他们热血沸腾地去抢购;出现了中国菜、泰国菜、印度菜、披萨等各种各样的外卖。这些都使得同为“宅族”的年轻观众不禁心领神会地会心一笑。
续订剧《老爸说脏话》更是直接取材于微博事件,“Shit My Dad Says”和中国的“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一样,迅速走红网络并且没有人能归结出准确的原因。制作者们迅速而有意识地将这种网络新事物吸收进入选题,然后制作出赚取大量关注的样本思路无疑打对了情景喜剧与生活同步的节拍。而“Shit My Dad Says”事件本身发布的微博大多是对于社会的批判,也使得这部剧集具有社会批判的深度。
3、“仿制纪录”风格的创新
由于受到如火如荼的美国电视真人秀的冲击和影响,一向只承担娱乐生活、讽刺现实任务的情景喜剧中也开始刮起纪录风。但是情景喜剧中的纪录风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纪实,只是把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借助于类似纪录的手段表达出来。
“仿制纪录片”的英文是Mockumentary,在1965年被收录进《牛津词典》。仿纪录片是采取纪录片的拍摄形式,但并非完全纪实,而是将现实和虚构的情节融合在一起表现的一种影片形式,其中的情节和道具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仿制纪录片产生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的一档电视节目,真正形成特色并被观众迅速认可还是在情景喜剧《摩登家庭》中。这部第一季就获得艾美奖的情景喜剧,加入了大量的人物采访片段,当剧集故事进展到某个地方时,镜头切换到主人公坐在沙发上开始自我剖析,像是面对镜头接受采访又像是在和心理医生或者是婚姻顾问聊天。在这些自我剖析的片段中,还会时不时插入一些老旧的照片来佐证当事人说的话。这样的采访片段和照片资料,都是典型的纪录片风格。但是创作者在这里使用,实际起到了推动故事发展、制造悬念冲突和形成反差的作用。
同样,续订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也运用了纪录元素,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故事讲述。时间从2030年主人公泰德和自己的一双儿女回忆过往开始,其实讲述的依然是与现实生活同步的2010年的故事。但是当创作者把讲述视角拉到2030年的时候,对于现实的讲述就打上了一层怀旧和纪录的烙印。
纵观2010年以来的情景喜剧,似乎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模式就是anythingymBU9TjJ66s9kIOJv0HmRQ==(任何领域)+调侃+情感。这里的anything可能是《服务外包》里的异国风情和文化冲突,可能是《胖子的爱情》里对于特殊群体的猎奇,也可能是《老爸说脏话》里对于社会热点的把握……创作者在追求高收视商业回报的同时,也在追求剧集所带来的影响力。要做到高收视是有法可循的,对于谙熟情景喜剧制作的编剧团队来说,“调侃+情感”路线也不难做出。而在调侃+情感的模式中,加入致力于辐射社会生活的任何领域(anything),则透出了创作者们试图巩固并强化情景喜剧自身特色和影响力的雄心。
参考文献
①朱瑞,《中美情景喜剧比较探析》,《中国电视》,2009(1)
②美剧迷http://www.meijumi.com/
2010.12.03
③苗棣:《电视艺术哲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84
(作者:夏源,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晨,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