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实证研究
2012-12-29薛亚青
新闻世界 2012年5期
【摘 要】QQ空间、人人网、新浪微博等都是大学生喜欢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在校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本文主要是考察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习惯、使用偏好和态度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网络 实证研究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是基于社交关系建立起来的网络服务。社交网络翻译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它的理论依据是“六度分割理论”,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又称小世界现象,是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 (Stanley Milgram)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通俗的解释为:两个陌生人如果互相认识,中间一般不会超过六个人。
六度分割理论说明通过朋友的朋友,你能结识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社交网络的特点是参与、分享、互动和用户生产内容。现在许多web2.0网站都属于SNS网站,如微博、人人网、视频分享、博客、网络社区等。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
目前盛行的社交网络国内有QQ空间、人人网、新浪微博,国外有facebook、twitter等,在校大学生无论从心理还是年龄上都是社交网络的推动者,是使用社交网络的主体之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以临沂大学的学生为例来考察在校大学生使用国内社交网络的习惯、使用偏好和态度等问题。
2、研究方法
通过座谈面访等方式来拟定调查问卷,在调查的基础上反复修改问卷的题项和量表,然后培训学生进行调查。临沂大学是山东南部的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全日制在校生3万5千多人,调查员分别在19个二级学院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500份,有效样本数量425份,其中男生183人,女生242人。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采取的是方便抽样,研究结果只对东部地方性综合大学具有一定的阐释意义,暂不能推广到其他地域的大学。
二、研究结果分析
1、使用社交网络的习惯
在罗列出的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微博等20个社交网络平台里,问及用过哪些社交网络平台,有214个同学用过QQ空间,占全部调查人数的50%;有162个同学用过人人网,占全部调查人数的38%;126个同学用过腾讯微博,占全部调查人数的29%;121个同学用过新浪微博,占全部调查人数的28%。此外豆瓣、朋友网、百度贴吧、百度空间、MSN使用过的学生在40人左右,不到调查人数的10%。使用搜狐的人数是21人,网易微博的人数是10人,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可见因为腾讯的即时通讯工具QQ的用户黏性比较强,腾讯的即时通讯工具和空间能够互联互通,再加上QQ空间的运营比较成功,功能齐全、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所以深受大学生的欢迎。调查也显示有一半的学生把QQ空间当做最常用的社交网络平台;所以在回答每天上网先打开QQ还是微博、人人这一题时,有58%的同学选择QQ,29%的同学选择了微博、人人,进一步证实了QQ的用户黏性比较高。
人人网作为一个国内领先的实名制SNS社交网络,大学生在这儿能够找到老同学,发布个人信息,跟朋友分享自己喜爱的电影、音乐,而且想加为好友必须经过双方确认,这样可以控制自己隐私,给人一种安全、熟悉的亲近感,也是大学生爱去的一个社交网络,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除了QQ空间大学生最常用的就是人人网。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在调查数据中排在QQ空间、人人网之后,原因一是微博起步比较晚,QQ空间是腾讯2005年开发的,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创办于2005年12月,新浪微博2009年8月才开始内测;二是微博以分享信息为主,在微博里可以自由地关注别人,开始用微博一般关注的是各界明星、意见领袖,浏览各种简短、快捷的新鲜资讯,时间长了才会慢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QQ空间和人人网都是在自己的同学朋友的熟人圈里,互动、评论比较随意,有种没有距离的亲近感,让年轻的大学生感觉舒服自然。但是内容短小的微博也有它的优势,一旦用得顺手之后,对它的依赖性也很高,在大学生群体中,微博能否赶超QQ空间和人人网,我们拭目以待。
2、使用社交网络的偏好
大学生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必做的事情中选择最多的是浏览熟人信息,有206位,这正体现社交网络维系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其次是围观有趣文字、图片和视频,有177位,这也充分体现出社交网络平台具有提供消遣的娱乐特性;再次是浏览新闻时事,有149位,新闻时事不是学生选择最多的但却是学生浏览时的首选,这也体现出社交网络平台作为媒体的一个特性。从“使用与满足”受众行为理论来分析,社交网络平台能满足大学生用户的人际交往、娱乐消遣和了解新闻资讯的心理需求。
在web2.0时代,社交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社交网络上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用户自己生成分享的,发布、转发、评论成了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一个常态,正是因为社交网络注重互动、分享,才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它。在这个平台上,大学生最喜欢发布哪些内容呢?有66%的被调查者选择发布个人感悟和心情,对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来说,在网络中社交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交网络中抒发对生活的各种感悟和心情,缓解学业压力和情感纠结成为他们的首选。除了发布个人感悟和心情外,大学生还喜欢在社交网络中发布个人生活趣事、身边的新闻、名人名言和冷笑话。大学生用户生产的这些内容,是社交网络平台海量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作为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者,在校大学生一直是不可小觑的重要推动者,例如人人网前身就是校内网,facebook最先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产生。
3、使用社交网络的态度
调查中显示有过半的在校大学生上网时间在三小时左右,而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大约占总上网时间的3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在校大学生每天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由此可见,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那么,大学生对社交网络持何种态度?
大学生认为社交网络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讯息、开拓视野、扩大交际圈、了解身边的朋友动态,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肯定社交网络积极正面的影响外,大学生也认为社交网络也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经营社交网络占用大量时间耽误学习、对社交网络依赖导致上瘾、容易对社交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各种相左言论感到迷惑、有时候依赖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导致独立思考能力下降、因沉迷社交网络而影响了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当然大学生对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也不会一味盲从,也会对社交网络上的各种纷繁信息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所以有57%的同学认为社交网络公开传播的信息可信度一般,但大部分还是可信的;29%的同学则认为社交网络公开传播的信息可信度一般,看看而已。虽然有担忧、有怀疑,但是在校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态度还是以认可、肯定为主,调查的最后一个问题显示68%的大学生看好社交网络的发展前景。
三、相关建议
社交网络不仅是一个大学生记录心情和进行人际交往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搜索平台和共享资料平台,但面访显示很多大学生没有注意或者重视后两者的使用,现以新浪微博为例谈一下社交网络的有效应用。新浪微博2009年8月内测以来把握时机发展迅速,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微博运营商,每天有上千万条的微博发布,每条微博最多140的字数,经过转发,信息传播极其迅速,信息发布更是及时快捷,有热点评论、有娱乐生活资讯,信息可谓海量。这里无疑有最新鲜、最热门的信息,跳过谷歌、百度,直接在新浪微博上搜索,结果常常出人意料、给人惊喜,在新浪微博里能搜索到很多大学生需要的考研信息、求职信息。此外新浪微博里还有一项应用特别受欢迎,那就是微盘。微盘里存储大量的资料供用户免费下载,这些资料涵盖IT传媒、软件应用、行业资料、实用文档、外语学习、教育考试、生活娱乐几大门类,其中有很多新近上传的热门文件,大学生在微盘里可以找到很多学习资料、求职面试以及简历模板等实用文档。在历经数月的调查分析后,发现了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习惯、偏好和态度,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大学生能更加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薛亚青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临沂大学传媒学院讲师;临大新媒体小组是临沂大学传媒学院新媒体爱好者组成的一个小组,承担本文调查问卷的调查和数据的统计录入工作)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