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闻的采访与写作
2012-12-29赵我寰
新闻世界 2012年5期
【摘 要】近两年来,随着微博的流行,新闻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从规模和速度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微博一方面作为网络媒体,在网络新闻的采访方面具有网络媒体特有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因字数限制和多媒体等因素,在新闻的写作手法上与其他网络媒体有较大的区别。
【关键词】微博 网络新闻 采访 写作
2010年被誉为中国的“微博元年”,无论是“宜黄拆迁事件”还是河北“李刚事件”以及“上海火灾事件”,微博都参与其中,可见微博的影响力。笔者对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的一些特点进行探讨。
一、微博客及其发展
1、微博客
微博客,又叫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是继博客之后兴起的一种开放性的互联网社交服务。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微博网站Twitter创立于2006年。它结合了即时消息和博客的特点,用户可发布140个英文字符以内的信息。“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每一个个体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2、微博在我国的发展
2006年Twitter网站的红火刺激了国内微博的发展。2007年上半年,叽歪、饭否两家公司成立,成为中国最早的微博平台。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该内测版的推出使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2010年初,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和腾讯微博分别开始内测。至此,国内4大门户网站全部接入微博服务。2009年新浪微博的诞生,则标志中国网络社会也进入“微博”时代。
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应用就是微博服务。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微博服务自推出以来在覆盖人数、用户访问次数、用户浏览页面及用户有效浏览时间方面均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5月,微博服务的月度覆盖人数已达8065万余人,环比增长16.6% 。并且在网上开微博已不仅仅是个人用户的独享,以新浪微博为例,按ID属性分类,注册的微博包括个人微博、企业微博、政府职能机构微博、机构微博、资讯类微博、API客服微博等等。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8月底,中国已有59个政府部门在新浪注册了政府微博。并且,在新浪开通微博的媒介机构也超过了40家,涵盖了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各类媒介形式。一些拥有大量受众的新闻媒体,如《羊城晚报》、《南方周末》、《新周刊》、《看天下》乃至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凤凰卫视等,都相继开辟官方微博。
微博最大的特点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包括短信和WAP网站,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包括登录网站甚至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随时随地更新,围绕某一个主题发布和接收消息。有业内专家将微博的流行称为信息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2010年的重要年度人物、事件(宜黄强拆、“我爸是李刚”、上海胶州路大火、3Q大战、唐骏“学历门”),微博都成为网民关注讨论的焦点。 “围观即参与,转发即表态”;“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等已非口号,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得以涌现,微博为公民的诉求表达增添了新的力量。
二、网络新闻的采访
网络新闻是指以网络作为载体的新闻。其具有快速化、多样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具体来说,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采访内容的多样性
网络新闻采访是以多媒体新闻素材为其采访对象的,其采访的素材涵盖和融合了三大传统媒介新闻采集的内容,既有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采访,又包括声音和动态视频的采集和摄录,是一种多媒体的全方位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在这一采访模式下,传统记者的明确分工将逐渐走向模糊乃至消失,每个记者将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和录音、录像记者于一身。此外,微博的出现使得公众的声音得到前所未有的表达,各种热门话题甚至影响着媒体议程的设置,这也使得网络新闻的采访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2、采访范围广泛和速度快捷
因为网络具有全球性,因而网络中的采访范围也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对于一些不能、不宜或因距离太远而无法进行现场采访或调研的新闻事件,记者就可通过因特网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全国性或全球性的实时采访。另外,在网络中所进行的采访是一种实时性的快速采访。有时因距离阻隔等原因,传统采访需要数天或数月才能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采访工作,在网络中数秒或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如在新浪微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媒体从业人员以@的形式(微博上一种“点名”方式)向知名的公众人物或机构提问,并获得了相关回复。
3、新闻资源的丰富性及利用的便利性
网络及其数据库和光盘是可供新闻工作者开掘利用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网上有大量文献可供查询,掌握了上网检索的记者和编辑,实际上拥有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流动图书馆。运用某些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记者可在这一数字化图书馆中方便地检索到某一题材的背景资料,快速获得所要的新闻资源;可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发掘。而在微博时代,微博作为一个对每个人平等开放的平台,人人都是记者,人人又都是信息的提供者,这也为快捷获得所需信息提供了大量便利。
4、选择新闻资料的自主性
网络为一全新的开放式媒体,上网的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检索资料、寻找新闻线索。网络中成千上万的资料库和各种不同的网站、新闻组等,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资源。在网络的帮助下,记者可通过层层链接和一些特定的词语、符号等,快速发现新闻线索,找到所需要的新闻背景材料等。并且,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需求逐步提高,仅凭传统的采访报道模式很难在报道重大新闻时的激烈新闻大战中取得成功,这就要求网络记者要有适合网络传播需要的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目前,在网络中对动态新闻的采访和报道一般都采用现在进行时,所有的新闻只要一采写完成,都会进行实时报道。
三、微博新闻的写作手法
1、注重细节记录,还原现场
以新浪微博为例。两会期间,大量的两会微博增加了传统媒体报道中所没有的花絮报道,对现场细节进行记录,使报道变得风生动,充满了生活的“原汁原味”。如3月2日的一条微博中,著名演员濮存昕骑着自行车,戴着红色的御寒帽,穿着灰白色的羽绒服,笑眯眯地看着照相机镜头。照片上面配着一行字:“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在北京国际饭店报到后骑自行车离开。 ‘我从王府井骑车过来的,近得很’,濮存昕一边开车锁一边回答记者提问,‘要是方便停车,我都想骑车去大会堂。’”
2、表现手法上注重多媒体的融合
网络媒体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它具有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它能够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融为一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只依靠其中一种或几种手段的局限性。打开新浪微博的发布页面,就可以看到除了能发布文字内容、表情和图片,页面上还写着这样一句提示语“可以直接输入音乐或视频的URL地址”。即除了文字、图片,还可以在微博中插入视频或者音乐。
网络新闻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赢得如此多的受众,主要是因为网络新闻有很强的时效性。记者运用最新的网络信息传送和接收设备,突破时空限制,能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对随时随地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做出同步的现场报道,缩短了传统媒体新闻制作、发布的周期。随着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日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新闻传播的主流媒体,微博的新闻报道功能仍有可供媒体挖掘的空间。
参考文献
①邹星,《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J].《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