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媒体在突发性事件中的应对策略及舆论引导

2012-12-29徐伟

新闻世界 2012年5期

  【摘 要】突发性事件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着电视媒体对新闻的掌控能力和报道能力。电视媒体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都尽可能地挖掘内在潜力,追求特色,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出彩,以此吸引观众,对突发性事件及其处置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
  【关键词】电视媒体 突发性事件 报道原则
  
  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关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如地震、火灾、车祸、食物中毒等,均属于突发性事件的范畴。作为新闻资源,突发性事件所特有的即时性、影响力和冲突性,赋予了它极大的新闻价值。突发性事件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着电视媒体对新闻的掌控能力和报道能力。各大电视传媒无不把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看作是展示自身综合实力和提升传媒核心竞争力的绝佳机会。电视媒体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都尽可能地挖掘内在潜力,追求特色,使自己的新闻报道出彩,以此吸引观众,对突发性事件及其处置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也非常必要。
  一、电视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一)事发地电视媒体的接近性报道
  突发性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是社会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发生在本土的突发性事件,具有时新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备受广大观众的关注。事发地电视媒体虽然没有中央级电视媒体强大的报道实力,但其具有现场的接近性、节目制作上的快捷性与便利性等优势。在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其他电视媒体往往不能迅速到达事发现场,事发地电视媒体却能够马上赶往现场,拍摄到现场感极强的独家新闻画面。
  但事发地电视媒体正是由于身处事发地,受地方党政机关的严格管理,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往往思维僵化、畏首畏尾,缺乏抢先意识,总是习惯了先请示领导,同意报道以后再去报道。在请示、犹豫、汇报的复杂过程中,失去报道的先机。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有关汶川大地震的电视报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四川卫视由于缺乏抢先意识,依然按原有的节目计划在播出,而央视却已经换上了大型直播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并且首先联系四川地级台及县级台,要求与其进行合作报道。四川卫视在地震报道之初,由于被动成了央视报道的配角。
  1、增强抢先意识,掌握第一手新闻素材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派记者赶赴现场进行拍摄,掌握鲜活的第一手资料。2011年10月26日,淮北市一公司工厂车间发生火灾,当地消防部门先后调集5个中队20辆消防车100多名官兵前往灭火。经过近3个小时的扑救,火被全部扑灭。淮北市广播电视台《直播淮北》栏目组接到观众打来的热线电话后,马上派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拍摄。浓烟滚滚的画面,令人印象极其深刻。如果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没有强烈的抢先意识,就不会抓拍到如此具有视觉震撼力的火灾画面。
  2、及时发布消息,掌握新闻报道主导权
  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媒体应充分发挥接近性的优势,抢占先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取得报道的主动权。2010年4月30号,淮北市农村一在建楼房倒塌,导致10人死亡。淮北市广播电视台《直播淮北》栏目组得到消息后,立即派记者前往现场拍摄楼房倒塌及救援的画面,当天晚上就播发了这条新闻,充分展示了事发地电视媒体快速出击、先声夺人的优势。
  3、提高策划能力,增强新闻报道深广度
  面对突发性事件,电视媒体要立即选派精兵强将前往事发地,而且在途中就应该迅速做好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宏观把握,微观着手,并尽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在对事件本身做表层的“现场再现”的基础上,对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做一个深入的探究,使新闻的真相更加清晰,报道更显公正、客观和丰满,要善于利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不让新闻表象后的重要信息遗漏,将受众关心的报道做深,才能给受众留下全面、深刻的印象。
  4、通过连线报道,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为了突破画面传输对时效性的限制,电视新闻更多采取连线报道的形式来赢得时效。连线技术途径主要包括电话、卫星、网络等,有时它声画俱全,有时它只有音频而没有视频。连线报道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交流互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态势,及时、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
  5、利用字幕插播,提升新闻的信息量
  字幕新闻一般具有简约、精练、鲜活、朴实的文字特点,制作起来省时、省力,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迅速播出和及时更新。现在,通过字幕游动插播在正常电视节目中,可以使得突发性事件迅速报道出去。
  (二)非事发地地方电视媒体的特色报道
  非事发地地方媒体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地缘优势,报道难度巨大。非事发地媒体突发事件的报道策略,要根据媒体自身定位和实力来决定。实力强的地方电视媒体如一些强势的省级卫视,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并且有与中央级媒体抗衡之势。这些媒体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产生影响力。如东方卫视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先后派了两三百名工作人员,以及SNG车赶往灾区进行报道,在前方还设立了报道指挥部,报道规模浩大,影响力也较大,在收视排名中也获得较好成绩。
  对于实力较弱的非事发地电视媒体来说,全景式的报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接近性的报道又没有相应的资源保障,成本压力太大,当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又不得不报时,这些媒体的选择莫过于特色报道。利用现有的媒体资源,将突发事件与非事发地的受众联系起来,通过新闻策划、大型活动的策划,使得非事发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由被动转向主动,在满足本地受众需要的同时,用特色报道的亮点引起更多受众的关注。
  1、整合媒体资源,增加报道信息量
  在与各大媒体同步报道之时,电视新闻编辑部还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借助不同的媒介,随时更新,掌握第一手动态和资讯,寻找与本土的最佳契合点,并与政府、权威机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