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灰质炎 不可轻视的“回头客”

2012-12-29

大众科学 2012年4期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髓灰质炎,中国成为“无脊灰国家”;11年后的2011年8月,中国新疆出现了6例实验室确诊的脊灰病例。经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后,判定此次新疆脊灰野病毒由巴基斯坦输入。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目前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口服糖丸疫苗一般于婴儿第2、3、4月龄和4周岁时各服一丸(直接含服或以凉开水溶化后服用)。若未及时接种,4月龄至3岁儿童需补足完成3剂次接种,4岁及以上儿童需补足完成4剂次接种,各剂次之间至少间隔28天。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如果在服用时出现呕吐应重服。若有发热、体质异常虚弱、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及其他严重病疾以及1周内每日腹泻4次者均应暂缓服用。HIV感染、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白血病、广泛性恶性病变以及其他免疫缺陷者(如服用皮质激素、抗癌药、免疫抑制药或接受辐射等)均属禁忌。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VDPV)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的差异介于1%~15%之间。多被发现于脊灰野病毒传播被阻断的国家。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抵御脊灰野病毒,就不能阻止自然界中疫苗衍生病毒株的存在。所幸的是,VDPV株只能威胁未服用脊灰疫苗免疫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