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单刀直入式
2012-12-29柴晓山刘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2年7期
考点阐释
单刀直入式,指的是命题者直截了当地就全文或文中的某些语句、语段直接发问,要求考生回答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直接考查考生的理解力。这类命题是现代文阅读中内容探究类考点常见的考题。这种考查方法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都有涉及。常见的考题形式有: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文中的主人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援引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文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等等。
应对策略
同学们解答单刀直入式考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首先,通读阅读材料,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一般来说,记叙文要弄清楚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说明文要明白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物的哪些特征,或说明了什么事理,运用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议论文要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和论据。
其次,立足文本,看题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素,有目标地研读文本。比如:1.文章开头举出薛仁贵与王茂生交往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本题直指文章开头的事例,同学们就知道要在开头找到这个事例,仔细研读。2.第⑥段和第⑧段中画线处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011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题目是就第⑥段和第⑧段的画线句子提问的,同学们就要找到这两段的画线句,再读一下,然后分析得出答案。3.第⑦自然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内容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201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本题只问第⑦自然段的论述观点,同学们就要找到相应的段落,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再次,综合判断或总结,定向作答。在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并有目标地研读过相应文本后,同学们就可以组织语言,定向回答问题了。比如,“她”在师范大学毕业,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回到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2010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语文试题)同学们在作答时要紧扣“为什么”来表述。另外,在这一步,同学们要注意语言的简洁。
真题解析
一、(201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
①“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客人从远方带来的鲤鱼,腹中竟然藏有一封绢写的家书,这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惊喜啊。在古代,人们习惯把以锦帛为材料的书信装在鲤鱼形状的函套内,这就是古诗里常用“双鲤”来代替书信,即所谓的“尺素书”的由来。
②据考证,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曾经用实物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这就是“实物信”。在远古的中国,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就是利用绳结来传达信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后来有了文字,书写材料又得到了改进,人们发明了木牍、竹简。他们在特制的木片和竹片上刻写文字,用来记事与交流,其中用做传达信息与情感的便是木牍书、竹简书,统称为“尺牍书”。“尺牍书”和后来出现的“尺素书”都是我国早期通信的主要方式。
③然而“尺牍书”很笨重。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用了三千多根竹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可以送到宫里去。“尺素书”虽然轻便,但用材昂贵,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纸的发明,使书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纸质书信成本低廉、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安史之乱时期,贫苦的石壕妇人,仍然可以凭借“一男附书至”,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
④如今,依托互联网的“伊妹儿”(电子邮件),已经十分普及,各种免费邮箱为网民提供了便捷的邮件服务,但人类的通信发展并未停止,更新的通信方式,如手机短信等也在冲击着电子邮件,使得人们的交往更加随心,更为便捷。20世纪90年代,有人预言传统书信将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传统的纸质书信依然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并行不悖,在当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⑤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仍有很多人钟情传统通信方式?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的敬称。比如称呼自己为“敝人”,就是谦称;称呼别人为“阁下”,就是敬称。因此,纸质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是一份摸得着、存得住的传统,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亲切的问候、重要的消息或者浪漫的情怀,更有人和人之间一种天然的未被浮躁遮蔽的“敬爱”。
⑥另外,传统书信还有历史价值。人到晚年,捧读青年时期的信件,往事历历在目,常有“家书抵万金”之慨,所以倍觉其珍贵。据说,《徐悲鸿信札》在竞拍会上拍出56.1万元的高价,《孙中山致叶恭绰信札》则拍出111万元。这些名人信札之所以能够被很多收藏家追捧,并拍出高价,重要的原因就是写在纸上的信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元素,如同写信者的笔迹一样,是不能被“拷贝”的。
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据考证”?
2.根据第③段内容,回答问题。
写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信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
解析: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考题,题1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题方法:(1)可以解释词语意思;(2)结合句意表述该词在句中的作用、意义;(3)如题中有“能否删去”字样,则要回答如果删去后对句意所产生的影响。“据考证”可以说明这一事例的真实可信。题2考查说明方法及说明内容。文章涉及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列数字和引用。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明确是什么说明方法,结合句子内容、套用术语表达。答案:1.因为“据考证”准确说明“实物信”在人类文字发明之前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是确凿的。(意对即可。)2.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尺牍书”笨重不便。
二、(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
□马 德
那天下午,是两节语文课。留下作文题目后,学生们一改往日的慵懒,双眉紧锁,很快进入构思状态——班里静悄悄的,马上就要中考了,他们似乎一下子懂得了时间的珍贵。
窗外,冬天已经过去。垂柳虽在枯黄的枝杈间爆出了星点的绿,但风依旧格外大,春寒料峭,让人难以抵挡。教室正对着的,是学校阅览室。我见阅览室的管理员胖胖的人影一晃,一块小黑板就立在了学校的公示栏前,黑板上写着什么呢?我信步走出教室,去看个究竟。
原来是一个批评通告,寥寥数语:某某同学昨天偷了阅览室一本《散文》杂志,被当场抓住,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再发生类似事情。被批评的学生,竟是我们班上的学生。我心头一紧,几乎想都没想,径直走向了阅览室。
管理员正低头整理着报纸,头顶上,一圈新长出的白发,在周边染过的黑发簇拥下,显得格外醒目。他见我神情异样,问我有什么事,我便直截了当向他说明了来意。我语气生硬地说:“被通报的学生是我们班上的,希望您赶在学生们下课之前把这块黑板撤了。”管理员的脸“腾”一下红了,他生气地说:“这是我的职责,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那一刻,两个人剑拔弩张,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那时候,我刚毕业没多久。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和胆量,敢顶撞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教师。片刻的沉默之后,我的语气缓和了下来。我说:“老师,是这样的,还有三个多月,就要中考了,如果学生们看到这个通告,一定会议论纷纷,这样的话,那个挨批评的同学压力肯定会非常大。我怕,会影响他的中考……”
“可是,如果不批评,不给学生们一个警醒,我这里的杂志就要被学生偷完了。我看着阅览室,我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管理员似乎还在生气,但语气也明显缓和了许多。
“是的,我知道。可是,这个学生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发现自己语塞,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接下来,我的语调似乎在央求这位管理员了。他沉默了半晌,说:“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黑板可以撤,但你必须保证,回去一定要批评你的学生。”“是,我会的,我会的。”我一边答应,一边飞也似的跑到公示栏前,把那块黑板取了回来,并当着管理员的面擦掉了那个通告。那一刻,仿佛擦掉了自己的一个错误。我擦完之后,站起身,如释重负。
是的,这是我接手的第一个毕业班,我不能让自己的学生有个三长两短。尽管,我的学生的确做错了。
之后,我曾经想把这件事情委婉地告诉那个犯错误的学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没有说。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临近中考的最后一次班会,我讲了很多,学生们也听得聚精会神。末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肯定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也许因一时喜爱而‘拿’了阅览室的一本书,也许因一时糊涂考试时作了弊……然而,你们是否知道,有一些错误,你们犯过了,以为像一粒盐,会永久地溶在岁月中,没有人注意,也没有人计较。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粒盐,原本并没有溶化掉,只是有人怕硌疼你们,悄悄地为你们收藏了起来。而我这里,就收藏着这样一粒。”
学生们一下子现出惊异的目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继而重新把目光投到我身上。我扫视了班里一圈,笑了笑说:“是的,我这里的确有一粒。但是,我不想告诉你们,这粒盐是属于谁的。我愿意把这粒盐一直收藏下去,因为,我想用我的永久收藏,来换得这位同学的一辈子不去犯错误的心。”
我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突然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多年过去了,那次班会上的掌声,时时萦绕在我的耳畔……
文章以“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为题,有哪些好处?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拟题技巧。拟题技巧是中考拟题中的传统考查点,而且此题的考查角度也很常见,只要考生了解拟题技巧或对拟题方面有一定的基本常识就能很好地作答。“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标题很新颖,盐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为什么会收藏呢?这会引起读者兴趣。“盐”在本文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耐人寻味。文章主旨通过这句话也体现了出来。答案: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点明文章主旨;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答对三点即可。)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隔壁的父亲
□周海亮
给父亲开门时,我正接着电话。电话是朋友打来的,约我中午小酌。我从父亲手里接过一个很大的纸箱,耳朵旁还夹着手机。
父亲在门口寻出一双最旧的拖鞋换上,问:“要出去?”
我说朋友约我吃午饭,不过不着急。我打开纸箱,里面塞满了烙得金黄的发面烧饼。
我这才想起,又到七月七了。我们这里有这样的风俗:七月七,烙花吃。花,即发面烧饼。以前在老家,每逢这一天,心灵手巧的母亲都会烙出满锅金灿灿、香喷喷的烧饼。我搬进城里住以后,母亲便将烙烧饼的时间提前几天,然后打发父亲把烧饼送到城里。我不回家取的理由很简单——没时间,尽管老家距城市不过两小时车程。
和父亲喝了一会儿茶,电话再次响起。我跟父亲说:“要不一起过去?”父亲一脸惊慌,说:“这怎么行?我一个乡下人,怎么好跟你文化圈的朋友吃饭?”我说:“那有什么,正好把您介绍给他们。”父亲一听,更慌了,忙说:“不去,不去,那样不仅我会拘束,你的朋友们也会拘束。”我说:“难道您来一趟,连顿饭也不吃?”父亲说:“没事没事,回乡下吃,赶趟。”我说:“干脆这样,我下厨,咱俩在家里做点吃的算了。我这就打电话跟他们说。”父亲急忙阻拦我,说:“做人得讲诚信,答应人家的事情,失约多不礼貌。你去吃饭,我正好回乡下——家里还有好多事呢。”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和父亲达成协议——偷偷在那家酒店另开一间只属于我和父亲的小包间。这样,我就既能够不驳朋友面子,又能陪父亲吃一顿饭了。父亲勉强同意,路上还一个劲儿嘱咐我别点菜,只要两盘水饺就行了——一人一盘,聊聊天,多好。到了酒店,订小包间,刚好只剩一间,就在朋友请客的大包间隔壁。我没敢惊动朋友,悄悄帮父亲点好菜,对他说:“等菜上来,您慢点吃。我去那边稍坐片刻,马上回。”父亲说:“那你快点儿啊!还有,千万别说你爹就在隔壁!”我笑了。父亲与我刚进城时一样,拘谨。
做东的朋友一连敬酒三杯,嘴里滔滔不绝。我念着隔壁的父亲,心里有些着急。我说:“要不我先敬大伙一杯酒吧,敬完我得失陪一会儿,有点事。”朋友说:“还没轮到你敬酒呢!我得连敬六杯,然后逆时针转圈……又没什么事,今天咱一醉方休。”我说:“可是我真有事。”朋友说:“给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放你走;否则,罚你六杯。”我急了,说:“我爹在隔壁。”满桌人全愣了。我说:“今天我爹进城给我送烧饼,我把他硬拉过来。让他过来坐,他死活不肯。现在,他一个人在隔壁,我想过去陪他一会儿。”
朋友们长吁短叹,说:“你爹白养你这个儿子了。你这算什么?在隔壁给他弄个单号?虐待他?你愣着干什么?快请他过来啊!”我说:“他肯定不会过来,如果你们不想让他拘束,让他难堪,就千万不要拉他过来。”
朋友说:“那我们过去敬杯酒,这不过分吧?”
朋友们全体离桌,奔赴隔壁。推开门,我愣住了,房间里只剩一个埋头拖地的服务员。我问:“刚才的那位老人呢?”服务员说:“早走啦!你点的菜,也都被他退啦!不过,他还是打包带走一盘水饺,说想给乡下的老伴尝尝城里的水饺。”
我们沉默良久,不知该说些什么。那一刻,我打定主意,下个星期一定要回家。不,每个月都要回家几趟。我端起酒杯,对朋友们说:“咱们敬我爹一杯吧!”
然而我的父亲,既不会看到,也不会知道。此时,他正坐在开往乡下的汽车上,怀里抱着一个装了城里水饺的饭盒。
(选自《感悟》2011年第5期)
文章最后,父亲退掉了儿子点的菜,只打包走一盘水饺。他为什么这么做?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会“拐弯”的智慧
□林来生
①我国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105岁了,除了耳朵需要戴助听器外,思维敏捷,笔耕不止,每月都有文章发表在国内外的报刊上。央视采访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说:“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概括和百年人生的智慧,也是对人们的忠告。
②拐弯是主动适应。历史像一辆在弯弯曲曲路上行进的车子,每个人都是坐在车上的乘客。车子拐弯了,而人不随着车子拐弯,就有掉下去的危险。斯大林对此说得更形象,每当历史的车子在转弯时,总会发现有人从车子上掉下去。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适应车子的转弯而主动转弯。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人只有主动顺应潮流,适应客观条件“拐弯”,才能生存、发展和前进。
③拐弯是清醒舍弃。人生在世,工作中的拐弯是经常遇到的,有了这样的认识,这个弯才能转得清醒,才能在舍弃中更新和发展自我,去开拓新的领域、创造新的天地。周有光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经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解放后回上海任经济学教授,连美国国会图书馆都藏有他的著作。1955年,中央邀请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从金融经济转到语言文字,对年已49的周有光来说,这弯拐得很大,但他服从需要,放下前半辈子熟悉的经济学,全身心地投入到陌生的语言文字研究工作中去,并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④拐弯是理智选择。有人说得好,人生处世行路难,行不通时拐个弯。这个拐弯,既不是放弃,更不是退出,而是在迂回中窥测前进的方向,在审时度势后进行理智的选择。拐弯,表面上看来是停止了,但实际上,是以智慧的眼光观察分析,是在困难中发现有利的因素,在灾难中寻找发展的机会。“文革”时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认为这是难得的好时光,便利用3年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鸿篇巨制,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⑤拐弯是勇敢创新。事情拐弯处,也是变换处。所以,有人把拐弯用字母“V”来形容,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也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是一种创造性,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本来认为是失败的事物,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你会突然发现其实正好是走向成功的途径。如,伊朗在建德黑兰皇宫时,设计者原打算把镜子镶嵌在墙面上的。当镜子从国外运抵工地后却被打破了,建筑设计师就将这些碎片镶嵌到墙壁和天花板上。于是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镶嵌而成,德黑兰皇宫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马赛克建筑。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
1.本文开篇列举周有光的事例有何作用?
2.③、④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球变暖 珊瑚告急
①珊瑚礁作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拥有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当珊瑚白化持续发生时,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其生产力和多样性都会受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无脊动物、鱼类等的种群数目会明显减少。同时,这也会给人类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主要包括渔业的损失和旅游业的损失——很难想象,全无色彩且没有漂亮鱼儿游来游去的珊瑚礁还会对游客有很大吸引力。
②提到热带海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色彩斑斓的珊瑚礁以及生活在珊瑚礁内的各种漂亮的海洋生物。不过,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报道都提到全球的珊瑚礁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珊瑚白化。众多以珊瑚礁而闻名的旅游景点,如位于澳大利亚东岸的大堡礁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珊瑚白化现象的影响。一份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草拟的报告甚至提到大堡礁的珊瑚白化现象以后每年都会发生,结果是到2030年,大堡礁珊瑚会濒临灭绝。
③那么珊瑚白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珊瑚白化指的是五颜六色的珊瑚褪色变白的现象。正常状态下,珊瑚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主要是与其共生的藻类的功劳。除了让珊瑚变得漂亮,这些共生的藻类还会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它们自身及宿主珊瑚虫生存所需要的养料。当海水环境发生变化时,尤其是当水体温度过高或者太阳辐射过强时,珊瑚会把这些共生的藻类排到体外。其结果就是珊瑚变成其自身的白色,并且丧失了营养的来源。如果外界的环境变化持续时间不长,在恢复到原来的条件后,珊瑚内部的共生藻类数目会再次增加,珊瑚也会随之恢复到原来五颜六色的样子。
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正常状态下,白化的珊瑚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但这是在环境变化不算剧烈且白化持续的时间不太长的情况下。一旦环境变化太过剧烈或者白化持续的时间过长,白化的珊瑚虫会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或者因缺乏营养供给的时间过长而死亡。这时候就算恢复到原来的环境,受到损害的珊瑚也不能复原了。
⑤能够导致珊瑚白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温度升高、太阳辐射强度增加、海水化学性质的变化、海水透明度减弱等等。在众多原因中,与人类活动有关,也是最重要的可导致大范围珊瑚白化的就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全球变暖。
⑥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珊瑚白化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都会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珊瑚白化发生后,要想再恢复,难度就更大了。事实上,按照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海洋生态学家MarkEakin博士的说法,现有数据表明珊瑚白化事件发生的频率已经升高了,而这很可能与全球变暖的背景有关。
⑦除了海水温度升高,海洋酸化现象也会加重珊瑚白化的程度。人类生产生活燃烧的大量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升高。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除了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外,其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会被海洋吸收,其结果是海水的酸性增强,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洋酸化。因为珊瑚的生长需要固化海洋中的碳酸盐,而海洋酸化的结果会使碳酸盐的固化过程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海洋酸化过程会增加珊瑚生存的压力,进而会使珊瑚白化现象更加严重。
⑧要想缓解珊瑚白化的问题,除了大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缓解全球变暖这条路,我们几乎没有其他可选的路径。更可怕的是,即使我们现在开始减排温室气体,全球变暖的趋势还会持续很多年。但愿海中众多的珊瑚虫们,能够撑到全球变暖得到控制的那天。
(选自《成都日报》2011年6月12日)
1.结合选文内容,给“珊瑚白化”下个定义。
2.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