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012-12-29王新安

新课程·上旬 2012年6期

  如今,教学改革已从文本课程研究,发展到了体验课堂的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策略,也只有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才能体现实际的教学效果。有句话说得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育。”那么,课堂上,如何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即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作了一番尝试与初探。
  一、紧密联系课堂内外,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渠道,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但是,课堂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渠道,作为教师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从课外的渠道中学习语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围绕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将课堂与课外有机地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从生活中挖掘语文知识去学习语文,这样在拓展和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自然也就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如:在教授毛泽东的七言律诗《长征》一课时,通过备课,我明白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这首七言律诗是以具体描写红军长征时的艰难险阻来歌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但那段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了解得太少了,文中所涉及到长征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较陌生,更不用说有什么体会了。所以教学生预习时,我就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访问长辈,去了解诗中提到的“过五岭山脉”“巧渡金沙山”“飞夺泸定桥”“过雪山”的长征故事。如此安排,课外与课堂的有机整合就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第二天的语文课堂,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地讲述听来的故事。然后我再结合诗词进行引导,学生们很自然地就能体会诗词的内涵了。教学完本课后,我又布置学生去收集有关毛泽东的诗词和红军长征中的其他故事。引导学生由课堂走向课外,去实践,去体验。像这样,把课堂与EHnj+xD/ql3F1C68JIKmfOqBiFEAX3U9f5oe+iZ0Tdg=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二、有机整合教学目标,积极改变教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进行某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时,总是程度不同地包含着知识的、观念的和情感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然是综合性的。因此,我们在确定与实施某一语文教学目标时,目标定位要准确,要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教授《了不起的父与子》时我做了一些尝试,从文章情节入手,以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学习。
  1.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将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小组内试着交流。
  2.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的变化。
  3.夸一夸这对父与子,诠释课题,交流感受。
  三、选好问题突破口,认真倾听和观察
  学习的起源是疑问。课堂上的主问题必须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和情感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重复课文中的内容。抓住课文的主问题后,随着教学的深入推进,在细节的操作上,教师的提问要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将学生的认识推向深处。与此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发言和课堂表现是我们教师继续教学的现实基础。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是其学习水平和结果的反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情感发展水平、言语水平,也是目前教学所达到的现实效果。这个教学效果,在生成性的课堂中是教师继续教学的基点。像这样在课堂先设计好问题的突破口,再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就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如在教授《火烧圆明园》时,一位学生说:“圆明园可以再重建吧?”有一部分学生赞同此观点。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不该重建,因为圆明园的毁灭是国耻,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这时我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重建”问题展开讨论,并抓住“国耻”一词深入探究,问到:“这国耻是怎么造成的,如果你是一名‘朝廷命官’并且就在火烧圆明园的现场,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一名路过的平民百姓,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护园人,你会怎么做?现在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学生在读中、在思考中、在回答中更深一步体会到了,悲剧的发生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软弱、无能,国家的贫穷、落后。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学生就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像这样在课堂先设计好问题的突破口,再把握住教学的基点,进行引导,也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学生回答问题也很关键。因为在倾听中,你可以发现学生回答中的亮点,以便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可以发现学生言语表达上的问题和漏洞,以便进行及时的纠正指导;可以发现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与提高,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
  总之,作为教师即要教书也要育人,育人不简单,教书也非易事。教与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上师生互动过程的和谐,就是有效的教育。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托里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