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化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012-12-29孙婧潇

新课程·上旬 2012年6期

  摘 要: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永远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活化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对教育的正本清源,还教育的本来面目。教师应开发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融入情感,让课堂永葆活力。
  关键词:开发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融入情感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拓展人的生命价值。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他们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是教育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主阵地。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让化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开发和利用教材,丰富生命之源
  教材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新教材不再是预先定好的等待学生去学习的教学内容,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育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以此为出发点来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教材,使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的持续生成与意义构建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创设情境,活化生命之泉
  创设情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没有情境的参与就不能激活学生的情感意志,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情境犹如激活化学反应的分子的催化剂一样会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1.精选问题,诱发探究情境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紧扣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的问题,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证明NaOH溶液会与盐酸产生化学反应,先只将NaOH溶液与盐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不足以说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此时,教师可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显著现象证明NaOH溶液与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从而理解实验前向NaOH溶液中滴酚酞的意义。证明NaOH溶液与CO2反应,结合中考试题,我们可以借助软塑料瓶、鸡蛋、气球等进行演示,将中考题搬到课堂上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其他的证明方法,将探究习题、探究实验与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比单纯记知识、作题、讲题的效果要好得多。
  2.巧用媒体,再生直观情境
  化学中有许多的微观过程是无法观察的,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可以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而且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的水平都很有帮助。
  三、激发兴趣,引发生命之火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的心里愿望、需求或他所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和内在力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充分挖掘化学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化学史
  著名的化学家傅鹰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正因为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史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所以才会给学生睿智和灵性。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要充分利用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史,让沉寂的课堂焕发生机,让枯燥的知识充满活力。
  2.充分展示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学生对实验的好奇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教学"氧气的性质"这一内容时,我没有按课本平铺直叙,而是调整顺序,以演示实验开路,以趣引思,我先准备了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放在讲台上,告诉学生它们是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并问学生能否确认哪一瓶是氧气。这时学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