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痼疾为何难解
2012-12-29
财经 2012年19期
“7·22”特大暴雨中,在北京的主干道上,众目睽睽之下,34岁的丁志健在车中溺水而亡。
当日,发生惨剧的广渠门立交桥下积水一度深达4米。从二环到四环,北京多座下凹式立交桥均交通中断,积水严重,部分路段河水倒灌、淹没路面。
市区积水问题在北京历次暴雨中屡屡被诟病,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目前,北京城市排水系统实行四级运行管理体制。市管排水系统由市排水集团、市政工程处实施日常管理、养护;城市道路行业管理排水系统由市公联、首发、绿隔、首高发、地铁、公交等部门实施管理;区管排水系统则由城区政府负责;街、乡、地区级排水系统由各街道办、乡镇、地区负责。
北京排水集团称,京城有90余座下凹式立交桥只能靠雨水泵站进行抽水,而市区的桥区排水管道只按照一年至三年一遇的大雨而建,对特大暴雨,排水泵站不能完全胜任。因此,从今年起,北京市将用三年时间,把城区78座下凹式立交桥的雨水泵站排水能力全部提高到每小时50毫米的标准。
但仅凭改造泵站,解决不了立交桥积水问题。
北京市水务局原副总工程师朱晨东告诉《财经》记者,以西三环的莲花池立交桥为例,其雨水泵站建设标准为三年一遇,但配套的雨箅子、连接管、干管和储水池等设施都达不到标准。
在经过2005年进行雨水泵站扩容改造后,莲花池立交桥泵站实际能力为每秒抽水4.1立方米,如果此地降一场50毫米暴雨,降雨总量5500立方米,可在桥下形成100米长、50米宽、1.1米深的积水,假设在积水形成后水泵开始抽水,应该在22分钟内排除;而2011年6月23日,却用了225分钟才恢复交通,当时城区降水量仅为72毫米。朱晨东认为,双联雨箅子下,应敷设300毫米管径的连接管,而现在只有200毫米管子。
这次暴雨中,莲花桥下积水照旧,最深处已经接近胸口,导致西客站一度严重拥堵。
此外,大城市排水压力还来自其他多个方面。城市化进程中,地面不透水面积增加,新建小区的增多,均加大了排水压力,这些都是必须应对的问题。
各类建筑物以及道路等不透水面积快速增长,会使地表径流系数不断加大。近十年来,北京的单位面积径流量增加了30%到70%,这无疑会加重河道、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与此同时,随着城区地面硬化面积增加,而城市管理者为了突出城市景观,几乎所有的绿地都高出地面,严重影响城市排水效率。也就是说,地表径流增大,下渗能力却减小,这就加大了低洼处积水的可能。
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却没有做好准备、应对日益加重的负担。排水设施历来是北京的软肋,除去道路排水设施建设年代不一,部分路段缺少市政雨水排放设施外,还存在产权不明、非法占压、管网老化等诸多问题。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和平承认,由于北京地区多年未发生流域性洪水,城建管理部门重地上、轻地下,排水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管网建设滞后。据《2009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每年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4%投入到排水系统建设维护中,靠这点钱甚至难以按标准规定进行定期养护。
当然,排水管道的改造亦非一日之功。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表示,,城市里的排水管道很复杂,要大规模进行管路改造,耗资巨大,即使资金充足,市民也要忍受长时间断路之苦。
改造之难还源于地下管线的错综复杂。与排水管道共存的,还有供水系统、电缆、天然气、光缆通讯等等在内的多套管线。而这些系统隶属不同部门,彼此难以协调。
尽管排水提升空间不太大,大城市并非对排涝一筹莫展。中国水科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称,“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是较好选择。在增加城市蓄水功能方面,可做的工作很多。如用透水材料替代沥青水泥,将绿地建成下凹式,均可增加地面渗水和蓄水能力。此外,房顶、地下蓄水池等场所也可利用起来,以形成立体式格局。
向立云说,这些做法没有多少技术难度,也不一定增加多少投资,重要的是能否想到做到。
本刊记者舒泰峰对此文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