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语电影 为何“告别”威尼斯

2012-12-29马巍

综艺报 2012年18期

  201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华语电影近五年来首次未能入围竞赛单元。
  其他单元,华语片入围数量也是近年来最少的一次,最终只有4部电影受邀来到水城。
  华语电影今年在威尼斯遇冷并不意外。
  随着电影节前任艺术总监、与中国关系密切的马可·穆勒(Marco Mueller)在2011年底去职,新团队上任后的威尼斯自然会有很大变化。加之电影节的现任舵手阿尔贝托·巴贝拉(Alberto Barbera)与穆勒的关系相当微妙——多年前两人曾一度亦师亦友,但近两年对威尼斯掌门位置的争夺使二人彻底成为竞争对手。故此,阿尔贝托·巴贝拉上台后肯定会改弦易辙,并大力抹平前任的印迹。之前选片时,巴贝拉就没有像穆勒那样亲自来到中国看片。
  虽然不出意料,但华语片今年在威尼斯的失宠还是令人相当遗憾,毕竟这是欧洲对华语电影态度最为友好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在近年来戛纳、柏林对华语片渐趋冷淡的情况下,威尼斯仍然保持了很高的热情和关注,尤其是去年,共有4部华语片入围竞赛单元,其中《人山人海》和《桃姐》还一举摘得两项大奖。
  威尼斯这次变脸是迟早的事。
  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失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近几年的戛纳电影节,华语片在正式单元就屡交白卷。今年的戛纳,只有一部《浮城迷事》入围“一种关注”。之前参赛柏林的《白鹿原》,成为2012年华语电影在欧洲“三大”竞赛单元中的独苗。
  华语片在国际电影节上遇冷,事实上不仅是针对中国和华语地区,整个东亚都是如此。在深谙国际电影节的老牌影评人Derek Elley看来,西方主要电影节与亚洲电影在21世纪初达到高潮的“蜜月期”,现在已经宣告结束。
  电影节的区域偏向调整可从选片等环节看出端倪。
  对于受重视的地区,比如这两年的东欧和前两年的南美,大电影节都会给予当地新人导演出头机会,而相关扶持项目也会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倾斜。例如近两年戛纳在东欧的“造星”。对于亚洲地区的新生力量培植,大电影节开始将重心从东亚转至电影文化相对后进的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地区。
  对于那些不太受重视的地区,电影节在选片上往往比较“偷懒”,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已成名且与电影节平台有渊源的成熟导演。今年威尼斯竞赛单元在亚洲的选片即是如此,显得相当例行公事。戛纳的格局更大一些,但基本方针差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李沧东、洪尚秀、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等亚洲导演近几年基本每片都能入围戛纳的原因所在。
  相比之下,华语片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中国内地电影业现在正在朝市场化和商业化转型,这必然意味着艺术创作水准的一定下滑。知名导演方面,曾经的“第五代”早已过了巅峰期,本世纪初崛起的“第六代”也在转型。在这种整体氛围下,即便是贾樟柯、王全安、杜琪峰、王家卫、侯孝贤这样的招牌人物,国际电影节对他们的关注也呈下降趋势。
  在新人创投、工作室等环节,中国导演近几年在国际电影节上也出现得越来越少。
  在今年的瑞士洛迦诺电影节上,内地青年导演宋方的《记忆望着我》得到了最佳处女作奖,这是近年来内地新人在此类平台上少有的亮点。
  目前内地创作新人面临的挑战很大,一方面国内的资源、关注过多集中于商业市场,加上国际电影节也开始转移注意力,新人可获得的实际支持越来越少。
  国际大电影节对华语电影的态度生变,华语电影对欧洲电影节的态度也在转变。
  现在,华语电影对国际电影节的市场功能和国际推广效应更加重视。近几年参加“三大”的华语片大多出于市场目的,尤其是商业大片,往往会以展映形式亮相。今年前往戛纳、威尼斯的华语商业片只有《太极》等少数几部,但长远看,由穆勒执掌的罗马电影节或将成为华语片在欧洲的一个新“据点”。
  与欧洲电影节相对,北美的多伦多电影节正在成为华语电影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国际出口。今年的多伦多及时捕捉到了中美合拍出现的新潮流,于是《环形使者》(Looper)成为本届电影节的开幕片。另一部有中方投资的《云图》(Cloud Atlas)也入围了“特别展映”。
  本届多伦多电影节在亚洲的选片整体很成功,显示出了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触角。以华语片为例,今年有9部电影入围电影节各类单元,其中既有《王的盛宴》之类的商业大片,也有《搜索》这样的老将新作,独立新人的艺术电影也占据了一定比例。除了这些严格意义上的华语电影,多伦多今年的选片中还有一些“华语元素电影”,比如海外华人导演张侨勇执导的《水果猎人》(The Fruit Hunter)以及奥迪投资的纪录片《对话成龙》(In A Conversation With Jackie Chan)。另外,本届多伦多电影节还首次举办了亚洲电影峰会(Asian Film Summit),好莱坞大佬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将担任这一活动的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