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初探
2012-12-29郭崇江
中国教师 2012年12期
选课走班,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带进了“深水区”。面临一无经验、二无借鉴的两难境地,干部、教师的担心、忧虑、退缩等消极认识不一而足。是等待观望,还是主动探索?是望难却步,还是知难而进?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深入讨论,形成了共识:实行选课走班教学,不仅是一项行政指令,更是教育远离功利主义、靠近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它改变的不仅是课程结构,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被动地位,为学生生命打开一扇可以自由呼吸的窗户;它选择的不仅是课程,更是学生一生的幸福;它拷问的不仅是我们的教育价值观,更是我们的教育良知。
一、立足实际,合理整合选课走班资源
科学整合教学资源,搭建新的教学平台,是推行选课走班教学的基础工程。我们坚持因校制宜,优化组合现有资源,奠定了选课走班基础。
1.发挥自主权利,科学规划课程资源
一是发挥学校自主权,科学调整必修课程。在开全模块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学需要,科学调整部分模块的开设顺序,例如: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部分内容必须以必修2《政治生活》为基础,因此把必修2调整到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把必修1调整到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二是发挥学生自主权,合理规划选修Ⅰ课程。依据学生初步选课意向,制定选修Ⅰ课程开设方案,避免各模块选修人数冷热不均。三是发挥教师自主权,独立开发选修Ⅱ课程。教师自主、自愿组合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向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提交课程开发计划,课程管理委员会将所有校本课程开发计划集中印发给学生,根据学生初选意向,择优确定候选规划模块,然后学生根据候选规划模块正式选课,依据选课结果确定开设模块,组织教师编写教材。
2.坚持远近结合,集约利用校舍资源
立足于目前开设的选修模块较少的实际,把空闲教室和实验室、微机室等校舍作为走班教室,另装配了3间美术工作室,尽量不占用行政班教室。同时,为每间走班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有线电视和听力播放系统,在各楼层休息室设置搁物架供学生放置体育器材。着眼于全面推行选课走班教学的长远发展需要,我们计划在行政班教室后墙为每名学生配备1个书柜,当后期行政班教室也用作走班教室时,可以保障走班上课时学生个人用品存放安全有序。
3.实行双向选择,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学年结束前,教师依据个人能力特长,填写《新学年任教岗位申请表》,自愿申报任教模块,级部结合业绩考核结果和学生评教意见适度调整,校长办公会审核通过。可多名教师任教同一个模块,但不得一人兼任2个以上(含2个)模块。同时,通过发动有能力有特长的相关、相近学科教师兼任、转岗,缓解了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师资不足的难题,确保开全学科、开足课时、上好课。
二、自主探索,积极创试选课走班模式
我们权衡了分层走班、模块走班、复合走班等走班方式的利弊,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采取模块走班方式。
1.严把两道关口,落实学生选课制度
一是严格工作程序,确保选课结果的科学性。第一步,做好选课准备。各学科制定开课方案和课程说明,课程管理委员会汇总后形成课程清单,编写《选课指导方案》和《选课指导手册》。第二步,进行选课指导。分别召开班主任会、教师会、学生会和家长会,印发、解读《选课指导手册》和《选课单填涂说明》,宣传有关政策,使教师、学生和家长明确选课原则和方法。第三步,组织选课。实行两轮选课,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初步确定选课意向并填写《选课意向表》;学校梳理汇总后,发现并纠正原则性错误,然后组织学生正式选课,填涂选课单,未通过的学生进行二次选课;对部分选修人数不足30人的模块,以及师资、校舍ejNxKEdPXmECwpHU+EcQcOYhjvsoKZ/xOOxnc9IJGa4=等资源不足的模块,依据学生的第二志愿提出调整意见。第四步,选课结果由学生、家长和班主任签名,学校公示并存档。二是严肃工作纪律,确保选课过程的规范性。合理把握教师指导的“度”,坚持“四不”原则,即:不搞文理分科或变相分科,不代替学生选课,不学校统一选课,不强迫学生选择指定模块,确保学生的自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
2.解决三个问题,有序开展走班教学
一是合理组建教学班,解决“什么人走”的问题。按照“切块组合、均衡搭配”原则,根据各学科教师数、各模块选修学生数以及教室、场地、设施等情况,各学科分别以2—6个不等的行政班为一个单元,单元内选修相同模块的学生,根据学科基础、能力等因素组建成一个或多个教学班,每班人数控制在40—60人,保证各教学班人数均衡、生源质量均衡。二是科学编排课表,解决“什么时间走”的问题。以行政班为单位编排课程表,坚持三项原则,即:同单元同时走班原则,同一单元内各行政班的走班课程要“同学科同课节”,避免出现学生无课可上的现象;走班教室不连续使用原则,防止出现前一批学生还未完全退出,后一批学生等待进入的现象;走班课时分散原则,避免同一行政班连上两节走班课程,减少学生流动量。三是模拟走班,解决“怎么走”的问题。为确保开学后能迅速按部就班地进行走班教学,开学前一天提前进行走班模拟演练,首先公布师资安排情况、学生各学科所在的教学班和走班教室,然后学生和班主任到教学班教室,安排座位,制定座次表,确定学科班长人选,公布班级管理制度。最后,学生依据行政班课程表,制定个人课程表,做好走班学习准备。
三、健全机制,有效规范选课走班管理
选课走班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我们制定了《乳山一中选课走班管理方案》,切实加强走班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1)在班级管理方面,明确了级部为整体,教学班与行政班并行,实行级部、单元、班级三级管理的“123”管理模式。各单元设单元长,负责学生管理和工作协调,教学班管理由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负总责,班长、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科班长委员会协助管理,明确各个层次、各类岗位的职责目标,使班级管理有条不紊。
(2)在学生评价方面,重点强化学生考勤和学分管理。针对走班教学中易于出现的后进生逃课、学分认定过程材料不全不实等问题,制定了《选课走班考勤表》,每堂课对学生选修模块的出勤情况进行考核;制定《学生日常学习过程评价表》,依据《学分认定管理方案》,每周从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等级制考核,作为学分认定依据,并将教师评价的公正度、可信度纳入业务考评。目前,我们已开发出相关软件,对这两项内容实行网上实时考核,有效提高了管理效能。
(3)在教师管理方面,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工作调度,级部每周召开教学协调会和班主任、备课组长、单元长和任课教师等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疑难问题;二是强化集体备课,每周两次集体备课,实行统分结合,即同学科既要有统一的集体备课要求和内容,又要有分倾向、分模块的集体备课,促进教学整合;三是强化合作教学,各备课组每周每人轮流执讲一节公开课,同学科教师打破任教模块界限,相互听课观摩,共同提高。
选课走班教学实践,对学生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也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 )
(责任编辑: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