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2012-12-29杨磊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的事情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的事情,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教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二、加强体验,重视积累,让学生易于动笔
很多同学认为,现在的学生生活面太窄,整天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读书─吃饭─睡觉”三位一体,生活平平淡淡,接触的尽是日常小事,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许多曲折离奇的情节,这些材料都不典型。其实,许多生活小事只要精心选择,写到文章中去它便会像金子一样耀眼。关键是看你有没有留心观察你周围的世界,有没有用心去体会。
三、呵护孩子的写作激情
当孩子交出一篇习作时,内心总是忐忑不安的,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这时,老师就应该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帮上一把,鼓励一声,用放大镜去寻找习作中的闪光点。这需要我们的耐心,需要我们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甚至需要我们的鼓励与表扬。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进行观察:(1)从外形上观察。学生观察得很仔细,我及时总结,并板书外形特点;(2)从活动方面观察。先让学生观察屏幕上呆立不动的瓢虫,并展开想象,让学生描述出来,他们描述的富有趣味性。我又播放了一段网上下载的视频,让学生看到了动起来的瓢虫,大家看得更认真了。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对瓢虫爬动前触须的摆动,三对脚怎样爬行的样子都作出了生动的描述。最后瓢虫起飞了,学生看到瓢虫起飞时,先是慢慢爬动,然后猛地张开甲壳,展开翅膀飞行。瞧,学生观察得多细致!
漫漫作文路,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认真钻研,不断创新,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中牟县狼城岗镇太平堤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