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场作文如何创新
2012-12-29白利聪
新课程·上旬 2012年4期
中学生作文创新关键在于学生的阅历,阅历的深浅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也直接影响着作文的立意能否出新。而要让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层开掘法
比如作文题目是一个“假”字,想到造假者为了谋取暴利而造假,是第一个层面。想到不但要痛恨造假者,而且要看到打假力度不够,这是第二层面。如果想到有假的存在,不仅因为上述原因,而且是因为体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这是第三层面。如果能想到造假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人护假,官员贪污受贿,这就想到了第四个层面。第五个层面,红顶商人,当官的自己经商,违法乱纪……能想得愈深刻,就摆脱了大众层面,让人读来与众不同,就能拿高分。
二、立体出击法
例如:写“镜”。写以人为镜,以史为镜这些就不会得高分,你随便张眼望去,看到白云,就写以云为镜,看到黑板就写以黑板为镜,看到什么就写以什么为镜,只要能有相似类比之处,就很少会有与别人雷同的地方。
三、反弹琵琶法
看到文章常常从唱反调之处着手有时也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片段组合作文法
文章开头结尾要精彩,开头结尾一般不超过80字,抓住阅卷老师心理,扣题,有文采。中间一般每段开头用一句话作为中心句。论述内容一般两到三个方面,太多太少都不好。每段的中心句采用类似句式,像排比一样,每段开头一句,说明作者的论点,让阅卷老师一看就明白。
五、套用故事法
作者采用的故事要是大众化的,让大家一看就知道说谁,说谁的哪个方面。你写的事例大家都没听说过,看半天还没明白你说的是什么,阅卷教师就不会有太好的印象,也不会给你太好的分数。
六、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七、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可以分别引用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学生们应加以学习,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均可引用。
当然,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的综合反映,学生要想在考场中写出好作文,还需要在平时写作时就养成创新的习惯、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也需要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就会对生命有一次全新的体验,创新的萌芽便会破土而出。
(作者单位 河北省张北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