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不仅仅是标准的问题
2012-12-29贾红谱
汽车纵横 2012年3期
去年甘肃庆阳重大校车事故之后,在温家宝总理指示下,《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很快出台,随后工信部发文对《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幼儿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幼儿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四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此前,我国曾于2007年发布《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2010年发布《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校车标识》。
众所周知,校车安全问题不仅仅涉及标准,在校车技术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完善校车管理,探索不同地区的校车运营模式显得愈发重要。
尽快立法
盘点去年下半年频发的“校车事故”可以发现,发生事故的校车没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校车”。2011年11月甘肃庆阳的特大“校车事故”肇事车辆是一个面包车;2011年9月山西灵石县发生“校车”事故的是一辆微型面包车;2011年7月大连某幼儿园17人受伤事故中孩子们乘坐的是一辆轻型封闭货车……也有一些“校车”恶性事故是由于司机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违反交通法规和随车教师管理严重疏忽造成的。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客车专家佘振清说,目前在全国运营的20多万辆校车中,真正满足校车标准的没有多少。法规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了法规,校车应该由谁出资,谁运营,校车费用政府和家长各负担多少就都好说了。”余振清表示最重要的是先立法。新的校车法规不能总是停留在征求意见稿阶段,应尽快出台法规。
不少专家认为校车安全条例还有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研究学者王健指出,校车相关法规应保持一致。从专用校车适用范围来看,《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说的是小学生专用校车,而新的征求意见稿说的是中小学生,存在概念矛盾。
王健认为,政府和民众关心的是学生的安全运送问题,学生才是这一法规的主体,他建议改称《学生运送安全条例》。“美国重视学生的运输安全,美国学生运输安全相关法规中第一条就是各州要有专职机构,有一个专业的人负责。而我们现在管理条例是各级政府负责,我们知道,各级政府负责就和委员会负责一样,最后是谁也不负责任。”
目前我国校车标准,被指以美国校车作为主要参照标准。王健说,从技术层面讲,美国的校车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他指出,不要把校车过于神圣化。在美国非校车也能运送学生,关键是能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车已经做得很好了”
2月1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首届校车展上,客车企业展示了自己最新推出的校车。展车中既有“长鼻子”也有平头车,一律是黄色,并且增加了校车统一标识、指示灯。不仅如此,各校车制造企业在安全上做足了文章。其中的一个亮点是,很多企业在校车上使用了车联网的技术。大金龙推出的“智慧校车运营管理系统”,可以对司机驾驶行为、载客人数、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定位监测,并可通过后台实时显示和短信提醒的方式,向监管部门、学校和家长进行通报。为校车安全运营提供了先进的管理平台;宇通校车推出的“安芯校车智能管理系统”,借助安装在汽车上的多媒体系统、GPS以及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对车辆的行程和位置进行监控,并随时将信息发送给学生家长。安凯客车引入第三方专业安全训练机构,与CERT紧急救援训练中心在校车安全教育培训领域展开合作,为校车安全又增加了一道屏障。长安客车则提出,要“造孩子们坐得起的校车”。在关注安全的同时,将大众关心的校车价格偏高问题提上了日程。
佘振清表示,现在的校车完全够用了,都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他说,国内的企业像宇通、大金龙、中通、黄海、一汽等企业的产品都没有问题,我们的产品已经很好了。
撤点并校之后
在农村,实行撤点并校前,由于离学校距离近,很多孩子步行就能上下学,无需校车。“撤点并校”后,在校车法规制度不健全、上学路途遥远的情况下,“黑校车”让孩子和家长别无选择。这自然为校车事故和孩子的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副司长王水平指出,应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减少长距离上下学的出行需求,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校车安全问题。他建DlQyKk637H4mhg4GxLbhFjJdirKPUyzeFagdx/ynTlw=议有关部门,在撤并中小学时统筹考虑学生上下学的需求,同时加大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投入力度,从财政支持、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不过,对于撤点并校,教育部门也有自己的苦衷。山东无棣县教育局杨文治副局长表示,撤点并校其实要一分为二来看,很多农村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五六个学生,一个教师要教所有的课程,不仅教师工作量很大,而且相应的教育资源方面难以配置。但撤点并校之后学生的安全运送工作就凸现出来。
资金何处来
据调查,我国的校车需求大约在100万辆以上,资金需求为1000亿元~1500亿元。在当前义务教育尚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资金,从哪里来?虽然温总理在讲话中明确,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但在具体执行中,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比例分摊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去年教育部确定的6个校车运营试点单位,大都采取了地方政府出资的方式。山东无棣县采取由大企业集团出资,组建校车公司的办法。政府每年出资250万元,对校车公司进行补贴。无棣教育局杨文治副局长介绍,由大企业集团投资2600万元,解决了校车资金缺口的问题。学生乘车费用,由政府和家长各负担50%。浙江德清县政府每年出资400万元,补贴校车公司。
由于试点城市都是县级市,被认为不具备全国推广的示范性。佘振清建议国家征收“校车税”,补充校车资金来源的不足。他认为,校车运营需要一个稳定的资金渠道。相对而言,税收是比较稳定的渠道。每个人拿出很少的一部分来,就能解决问题。
而已经普及校车的宽甸,据说是丹东财政最困难的地区。这也提示,让孩子们坐上校车,资金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探索多种模式
山东无棣县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交通、交警、公安、财政)、企业化运作的方式,即由企业投资运营注册公司,全县单体车辆都由校车公司统一调度、指挥和管理,教育局主管。“教育局一头对应着校车公司,与校车公司成立领导小组,一头对应着学校进行协调和管理。”杨文治介绍说。
浙江德清县2009年之前主要由家长出资,采用拼车等方式接送学生上下学。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德清的孩子每天只需一元钱就可乘坐校车上下学,“离家3公里以上,12岁以下的孩子,只要符合通车条件,哪怕只有一个孩子,我们也会安排校车接送。”浙江德清县教育局纪委书记罗永昌介绍说。校车公司是独立法人,独立核算,政府对校车公司在管理、财务上实行监管以保障校车安全。罗永昌认为,校车运营不能完全交给市场运作。因为市场的逐利特性难以保证校车运营的公益性质。
“离家一公里以外的学生,只要有乘车意向、家长签字后,每人每月交费70元就可以乘车。”山东无棣县共有119部校车,7300多名学生乘坐。无棣县教育局杨文治副局长介绍说,目前校车已经覆盖了全县,包括农村地区。在交通线路上,采取与公交车一样的定点定线,即固定服务哪几个小区、哪几个学校,车上固定学生座位。随车老师都有乘校车的学生名单和家长电话,没有值班老师交接手续学生不能上下车。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没有校车,教育部给我们的试点任务也是先乘坐公交车然后再延伸到校车。具体做法就是到学生上下学的时候公交公司派车接送一趟,对空驶的校车政府给予补助。”辽宁鸡西教育局吴兆祥对记者说。
相对于城市,是不是农村偏远地区更需要校车?“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余振清表示。城市中,大量的私家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加剧了路面的交通拥堵,使用校车接送,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仅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考虑,城市也需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