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大自主”助力东风自主品牌
2012-12-29罗扬龙
汽车纵横 2012年3期
2011年中国车市经历了结构调整式的微增长,自主品牌生存发展压力陡增。但东风公司总经理朱福寿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并不悲观,他认为,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处于一个相持阶段,现在还不能说自主品牌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刻。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在今后的五年将短兵相接,届时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由过去以商品为主转变为全价值链、规模化、商务模式创新这三个方面的竞争。在即将到来的“后合资时代”,自主品牌如何应对?正如东风乘用车副总经理刘卫东所言:“做自主品牌,不如从现在起着手推进,着手积累。”
东风公司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已经突破100万辆。东风公司总经理朱福寿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东风公司将坚持两条战线并进。一条是已经取得业绩的合资公司保持良好、快速增长,另外一条战线是全集团的重点是以自主事业发展为核心价值。
不久前,东风公布了名为“乾”D300的自主品牌中期计划,抛出了五年内自主品牌实现300万辆的产销目标。为支撑东风自主品牌“乾”D300计划的顺利实现,东风在未来5年将投资300亿元以上发展自主事业,并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使公司科技投入占到公司销售收入的3%以上。
显然,东风公司已经将技术研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东风自然希望能在技术上自成一派。
关于东风的技术发展,朱福寿提出了一个令人颇感意外的发展新模式,他表示,未来五年东风自主事业要加强向合资公司输入产品和技术的力度,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也要悬挂双飞燕的标识。朱福寿坦言,未来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有多种模式和做法,而东风公司则历经加大国产化,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自主品牌研发,并逐步在合资公司做合资自主品牌的过程。目前,东风裕隆纳智捷品牌首款车型已经上市,东风日产自主品牌启辰也即将上市销售,而东风本田、神龙公司、东风悦达起亚等东风旗下的合资企业对合资自主品牌亦兴趣盎然。
虽然东风的合资自主品牌看似颇具规模,但在朱福寿心中,合资自主品牌不会成为主流,他认为,外资品牌不可能从战略上去推动合资自主的发展,同时,一个企业维持两三个品牌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也是不经济的。
除了做好产品以外,渠道环节作为与用户直接接触的终端,东风公司也将渠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东风公司认识到现阶段自主品牌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包括经销商、网点在内的渠道必须更加注重精益性。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表示,东风汽车会根据每个城市汽车成熟程度来选择不同的建设模式,简称为“1+N”的模式。其中,1为东风乘用车品牌,N则为风神、郑州日产、风行等自主品牌乘用车网点。比如,在一线城市会有上述品牌的多个网点,而在县一级城市则可能只有一个渠道和网点,将东风所有自主乘用车品牌囊括在内。据悉,东风汽车已经在湖南、福建、东北等地尝试该模式。
300万辆的目标可能看起来会比较高,但是并不意味着东风集团“做强做优”的经营理念出现了变化,朱福寿一再向记者强调,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虽然起步较晚,但起步晚不代表发展慢,近20款的产品总体规划和五年时间的积累与准备,东风汽车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刻。同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自2010年以来,东风自主品牌增长率已连续两年排在行业第一。
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大做强,国际化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对于国际化战略,东风则表现出了审慎的态度。据朱福寿透露,东风要构建适应东风特色的海外发展模式。建立一个总体框架,即通过国际事业平台把集团所有的合资事业载体通过股权的形式形成一个联合舰队,上面着眼于战略、规划、品牌、投资,下面着眼于市场、产品、内容。
实际上,自2011年7月以来,东风推出的一系列规划与调整均与东风“大自主”战略有关,东风集团希望通过加强旗下多种自主品牌资源的整合,形成发展合力以提振东风自主品牌销量。在中国汽车工业进行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自主品牌对东风公司的意义不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