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轨夫妻的春节
2012-12-29史家民
中华儿女 2012年3期
列车鸣着汽笛从身旁呼啸而过,凛冽的寒风吹得手脸似刀割般难受。被冻得冷冰冰的咽喉道岔上,老赵和妻子郭丽二人穿戴着黄色防护衣帽,时而蹲在道岔旁边专心地擦拭着道岔,时而沿着铁路线对每组道岔进行巡视……
老赵叫赵建民,是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铁运公司包神铁路运营指挥部的一名普通的道岔清扫员,他所在的工作岗位,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包神铁路石圪台和巴图塔站之间,是进出布尔台车站的必经之地。每天都有大量的电力用煤经此运输到华东、华北、东北等地,被列为全线的“咽喉”车站。
老赵的工作可以说是简单枯燥,但责任十分重大。他和妻子每天的任务就是要管理和保护好铁路上的四副道岔,使线路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输状态。与以前手动扳道相比,电动扳道对道岔设备的光洁程度要求更高了。可老赵他们所处的线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这里环境十分艰苦,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个连兔子都不愿拉屎的地方。不仅常年风沙大,而且冬季漫长,风雪多,对道岔的清扫养护与其它地方相比就要复杂的多。每天不分昼夜,每当一趟运煤专列过后,夫妻俩就要对道岔进行一次大清扫;遇上雪天,夫妻俩就得顶风冒雪频繁地对道岔进行清扫;有时候,即使一阵风沙吹过,夫妻俩也要对道岔重新进行清扫;就算是晴朗的天气,夫妻俩也要仔仔细细地清扫道岔上的每一点尘埃。因为他俩知道,道岔里的一粒煤,一颗沙,一堆冰雪,都有可能会造成道岔不密贴,从而影响道岔设备的运转畅通,严重时还会造成列车脱轨的惨剧。因此,老赵和妻子把道岔当宝贝,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清扫相结合,他们所负责清扫的道岔总是明光锃亮,从未出过半点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