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能“拼”出来吗

2012-12-29李凌云

中华家教 2012年11期

  “拼爹”不成“拼同学”,如今“拼同学”也成了流行语,并引发众人的关注。据新闻报道,西安某学生学习成绩中等,面临小升初时,其家长却大费周章地找门路花费8万元让孩子就读“名校”。但这位家长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入名校接受高质量教学,而是为了让孩子在初中交到“富二代、官二代”同学,以过硬的人脉换取未来的好前程。
  一首“爱拼才会赢”红遍大江南北,其中积极进取,不畏失败而退缩的精神激励着许多历经坎坷的人,而如今的“拼”字却显得不像歌中那样单纯、美好,因为“拼同学”的背后是社会功利心的驱使,是家长对人脉关系的错读。
  不可否认,我国是一个人情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法制与人制的两种力量博弈至今,变味人情仍占有社交的一定分量。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要讲人情,懂人情,但此人情并非彼“人情”。我们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友谊的前提是公平,只有真心付出的友谊才会被双方认可,才会有可能成为今后困难时他人伸出援手的“筹码”。如果以功利的初衷交朋友,求友情,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
  那些为子女未来绞尽脑汁的家长,在正道上遇到困难后,就想出歪门邪道,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极早种上利益的种子,等待其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但家长没有想到的一点是,毒药浇灌的种子,回报的必然是颗粒无收。尽管我们身边不乏官二代、富二代,但真正对孩子未来有关键性影响的还是他们自己,他人富足丰厚的生活也只是别人的,关注自己的理想目标,并努力实现才是对自我的肯定,才是对内心价值的满足。
  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将“自强不息”当做笑话,致使孩子有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思想,这种歪曲的价值观正在愈演愈烈地侵蚀未成年的心智。换个方位来思考,即使孩子进入到这种学校,家庭条件的贫富差距也会导致孩子过于自卑的心理越来越扭曲。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品德、人格、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的思想也随着家长的言行举止左摇右摆。如果家长此时不致力于让孩子确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不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为之拼搏,反而怂恿孩子避重就轻、走捷径,为孩子用金钱达成成长协议,用关系为孩子铺好路,鼓励孩子“拼同学”,那么,今后他们走的路是捷径还是更为崎岖的道路,相信时间必有论断。
  诚然,在教学硬件先进,教师素质偏高,生源优秀的所谓的好学校,在外部环境上是可以为孩子学习等提供一定帮助。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好的环境也需要孩子自己进取、奋进才能发挥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脉是会对个人的成功有积极影响,但有句俗话说得好: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如果自己毫无价值,靠着他人过活,那么再多的人脉也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让孩子保持这个年龄段珍贵的纯真吧,即使未来再难,他们都会有办法应付,但一个为利主义的人却会永远失去做人最宝贵的精神世界。虚假的东西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终有破灭之时,拼同学拼不出好未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才是最急迫的,因为未来靠不了别人,只能靠他们自己!
  (李凌云 著名绘画心理专家,色彩专家)
  责编: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