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吵架孩子受伤
2012-12-29林佳
中华家教 2012年11期
爸妈吵架多,孩子易暴躁
有一段时间,陶陶发现7岁的女儿有了一些变化。一点点不顺她的意,她就使劲扔东西,或为一点小事就哭闹或撒泼。之前她不是这个样子的。思前想后,陶陶似乎找到了原因:自己和老公常常拌嘴,吵起来声音很响,还要扔东西。刚开始女儿见他们吵架还会吓哭或躲到自己房里不出来,到后来就干脆捂住耳朵皱着眉头,很烦躁的样子。久而久之,女儿性情改变了。
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进行过一项关于家庭关系对于孩子心理问题影响的调查,调查表明: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离婚家庭的孩子为30%;和睦家庭的孩子为19%。调查还发现,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
孩子突然爆发了
小曲和老婆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争吵。“吵完我们反省:下次一定要出去吵,或者等孩子不在、睡觉的时候吵。可是真的等到‘下次’还是这样。”小曲说,自己性子急,常常对妻子说出过分的话。妻子也有控制不住的时候。这时,女儿有时就会在边上直愣愣地看着他们。“有一次,她突然把手中的书本向我砸来,大声说‘吵死了,别吵了你们’。我和老婆都惊呆了。”
而曼曼6岁的儿子,也在一次次的沉默后爆发了他的情绪。“一次我又跟他爸爸吵架,我们在房间吵,他在客厅玩。吵得正厉害,他突然跑进来,恶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拿了几个他最心爱的玩具,打开家门跑出去了。我立马跟出去,把他拉回来问他要去哪儿,他说要离家出走。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曼曼说,自从那次以后,她就不敢在儿子面前和老公吵架了。她和小曲一样,都不敢想象孩子这样突然的举动后面,会有什么事发生。
在学校乱扔东西骂同学
有些孩子会在大人们吵架时,表现出自己的不满。而有些孩子,则将这种情绪放在心里,或者说,他开始学着模仿。
高天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在老师眼里,他是个充满暴力的孩子。“儿子班主任老师常常给我打电话,叫我管管儿子,甚至有一次还让我把儿子接回家,让我把孩子管好了以后再去上课。”听了这些话,高天自然很伤心。原来,高天的儿子在学校时,下课跟同学玩着玩着,就容易发脾气。发起脾气来,就乱扔东西,用脏话骂同学,有时甚至会动手。 高天说,儿子长得白白净净,很讨人喜欢,看不出脾气这么差。但经过了解才知道原因所在,国为高天经常和妻子吵架,他与妻子吵架时不但会骂脏话,还动手打过妻子,这一切儿子都看在眼里。
专家建言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张英萍老师:平时无论你有多爱孩子,都弥补不了你们在他面前吵架对他造成的伤害。我给大学生做心理咨询时,曾经碰到过不少这样的案例,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中,如自卑、缺乏安全感、与异性相处困难等,追根结底都与其家庭成长背景有关,尤其与父母关系有着极大的关联。
父母吵架对成人而言是很平常、能理解的,但对孩子而言,却是天塌下来了,他的安全感会受到很大冲击。这会导致两种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一种是他们会认为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父母吵架,因而产生罪恶感。如果这种罪恶感一直持续而得不到抒解的话,长大后比较容易漠视自己的需求,委曲求全;另一种可能使孩子产生信任危机,长大后可能对建立亲密关系感到恐惧。当然,这个过程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像我曾经碰到过的一个学生,她能把在幼儿园时期、小学时、高中时,看到的父母吵架的每个细节都十分清楚地陈述出来。
那么,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办呢?能不吵架是最好的。如果非吵不可,绝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也不要在孩子知道的情况下关上门在房间里吵,最好是能在不惊动孩子的情况下,两个人私下心平气和地沟通。
情绪上来,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怎么办呢?先在心理默念“1、2、3……”将要爆发的情绪延迟发作一会儿,然后离开当下要吵架的现场,过后找个适合的时机沟通。如果不小心让孩子看到了你们吵架的过程,那么之后一定要跟孩子做好沟通。比如你可以这样解释:“刚才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对一些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不要担心哦!爸爸妈妈刚才都太生气了,所以语气会不好,说话很大声,但爸爸妈妈都很爱这个家,很爱你。以后爸爸妈妈会注意不这么大声吵架了,请你帮忙监督爸爸妈妈,好吗?”让孩子明白:吵架不是由他而起,大人吵架并不是适当的沟通方式。
责编: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