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之为责任
2012-12-29刘苏里
中国周刊 2012年1期
正因瑞•蒙克故事讲得罗嗦,读者才有机会认识或许是更真实的维特根斯坦。
维是哲学家,早年曾有机会步履剑桥,与罗素等诸多世界顶级学者过从甚密,一战前离开剑桥,战时入伍,从军四年,战俘营一年,他是带着少有人看懂但影响甚巨的《逻辑哲学论》走出战场的——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人生,如此起步,演绎无数令人唏嘘的故事。
对维氏的评价,从极端到极端,有着丰富而绵长的光谱,最多的,说他是天才和疯子。很多人说他尖锐乃至刻薄,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其实有一颗儿童般柔弱的心灵。传记中我们看到,作为普通个体,伴随维氏一生的,有两条很重要的副线,一是自杀(念头),一是诚实(自我要求)。即使在当时的欧洲,他都是公认的一流哲学家,风头正劲的维也纳小组在他眼里,除领头羊石里克外,都不过是小儿科;罗素、摩尔等大家,他更是批评、斥责多于赞扬和肯定。但他内心并不自信,别人的评价往往是他情绪好坏的风向标。他只有一次参加学术会议的记录,几乎不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除个别时段,他一直有可交流的密友,但除个别人外,多数都害怕与之长时间交谈——除与个别人他可胡吹海抡,他与人只谈哲学,甚至不谈逻辑和伦理。哲学之于他,犹如疯狂的老鼠,不知谁追赶谁,总之上了发条便无法停下来。这种近似野蛮的游戏,并未损伤他的身体,甚至让他始终像个大儿童,年龄与相貌从不相匹配——罗素认为维氏超过自己的时候,维氏才二十出头,简直就是个愣头青,功成名就再次返回剑桥时,年过四十,第一次认识他的人,不敢相信他就是维氏。
维氏的故事怎么能说完呢!有三个情节还是不得不说,在传记作者看来,它们可能正是进入维氏内心的钥匙。一是他的犹太人身份,他一生对自己的严苛要求,都与此有关——这一身份于他,更像是罪过;一是他的家庭出身——维特根斯坦家族是欧洲最著名的豪富之家,他因此成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与家庭成员往来,父亲过世后分在他名下的财产,他分文不取,自己却过着有时必须让人接济的艰苦生活;一是行伍时期皈依基督教,使其中期、后期的哲学思考,染上浓厚的神秘主义色调。
是什么支撑这样一位“怪人”,世上少有的天才,他的哲学生涯?蒙克上天入地,试图给出可信的答案:力图诚实——诚实地思考,诚实地待人,诚实地生活。维氏一生努力做个透明的人,与自己,与外界所有的虚荣作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是他想成为一个标本,而是他认为哲学思考,只能从诚实到诚实。他坚守这一姿态,与欧洲战后弥漫的颓废、失意、衰败情绪,以及痛感文明被矮化、陷落,有直接关系。他自感是上一个文明时代的传人,他必须以一人之力,竖起搏击现代文明一切糟粕的盾牌。蒙克将之称为天才的责任。蒙克无疑是维氏过世半个世纪后的越辈知己。
天才之为责任,能不让现时代的知识人掩面沉思?
顺便说,蒙克的著作,幸好碰上一位汉语知己。我敢说,汉语学界,恐怕再也找不到比王宇光更有承担,因而更适合本书翻译的高手。这部超过600页、多于600万字的译作,能以如此美轮美奂的样貌呈现给中文读者,是读者们的福分。王宇光的翻译,为维氏“天才之为责任”的精神内涵,作了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