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说“侠”
2012-12-29杨洋
中国周刊 2012年1期
徐克的《龙门飞甲》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套路:乱世侠客。3D技术让这部电影足够新颖,武侠片类型又让它足够传统或者陈旧。行侠仗义的故事在中国风行多年,人们还会热衷于侠客的故事吗?徐克的选择是执着还是路径依赖?
游侠
在电影领域,徐克是一个创新者也是一个怀旧的人。
创新多在技术上,此次《龙门飞甲》是首部使用3D技术拍摄的武侠电影。1983年,他大量使用电脑特技拍摄的《新蜀山剑侠》,也可算1980年代的“3D”电影。
至于怀旧,则是兜兜转转离不开古装电影,离不开武侠片。
对于怀旧,他有自己的理解,“比如你发现了一本古籍,发现很多你不知道的事物。这个事物就是新的。”他更习惯“在武侠世界里面找寻一些我们不曾发现过的思维和想法”。
“每个人都向前走,走一步,你发现这一步跟过去的关系,这么多年没拍武侠电影,现在再拍,是不是一种回归呢?是一种收复还是证明呢?我觉得都不是。一个人生命的每一刻都记录储存了很多记忆、经验和既往以来的想法。只不过这些想法没有及时的执行,不代表它不存在。继续拍武侠电影,是跟生活一样的进行,找寻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像是宣言。
至于武侠片的快意恩仇的套路,在徐克的世界更没有过时,“武侠电影反映我们的一种心态,在现实中,我们见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希望有人出头或者自己出面。在武侠世界当中,就以武功对决,找一个有侠义精神的人来解决问题。我们期待人间有这种人,在正常生活里面,他们就是隐藏在武侠世界里的英雄人物。”
乱世情结
44年前,发端于台湾的《龙门客栈》是文人胡金铨的一次奋起。胡金铨会为了明朝锦衣卫的一顶帽子而寻遍各种古代文献和画作。龙门客栈大门外的影壁上画着大大的白圈,胡金铨解释,身处荒郊,会有狼群攻击,那个白圈是防狼的。与胡金铨不同,徐克不会像武侠电影前辈那般追求年代背景的细致考究。“龙门客栈就像是我们去旅游,走了很长的路,突然发现有个小店,然后进去,在没有人烟的地方看到一个龙蛇混杂的场所,但也不清楚他们的背景,这就是龙门客栈的精神。”
徐克武侠电影的背景,无一例外的处于杀戮肆虐、毫无规则可言的乱世。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将故事设定在明朝宦官专权的年代,故事框架是侠客解救清官之后。
上世纪90年代,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背景亦是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的乱世情景。2005年的《七剑下天山》,秩序更是大乱到官兵勾结匪徒残杀良民,向朝廷邀功卖钱。
徐克的神怪武侠,诸如《新蜀山剑侠》、《蜀山传》、《倩女幽魂》等电影更是生生造出一个个虚无背景的乱世,妖魔当道、人鬼不分。
在徐克的心里,“我跟蒲松龄的精神是站在一起的。蒲松龄在人的世界里很受委屈。所以对不公平的现象做出很多控诉。聊斋的故事都很讽刺。拍聊斋,鬼、妖、人都是人,只不过有些人是鬼,有些人是妖。”
乱世背景的渲染,是徐克电影一大特色,而对乱世的感受与徐克的成长背景息息相关。
徐克1951年出生在越南西贡,家里有16个兄弟姐妹。徐克在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的喧哗中长大。童年的徐克经历了越南战争。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回忆,他1964年到位于西贡不远的古芝县采访报道,发现位于县城中的甘密河里漂着一具具美军尸体,无人处理,河水和血交融在一起,在阳光下泛着恐怖的墨绿色。偶尔几个儿童经过,用长长的木棍拨弄着尸体,寻找值钱的东西。
徐克指导的电影《英雄本色3》,背景就是局势动荡的越南。在电影里,南越官员贪腐横行,军人更是在战争中拼命为自己谋利,变成了犯罪集团。年少意气的小马哥成了乱世中的侠客。
现实中的徐克则有选择性地记住了童年的欢乐。“我们在街上玩,路边沟里积了很多水,小孩就在里面游泳。”
西贡的家附近有两个戏院,“孩子的游戏就变成想办法钻进戏院里,每到开场前观众开始进场,我们这些小孩子就拉着人家的手进去。有些大人不喜欢,有些大人也无所谓,一进去就立刻躲到角落里看电影。”
1966年,徐克随家人移居香港,入读中学。1960年代的香港已由转口贸易港,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都市,经济进入高度的繁荣。然而,却也是香港腐败横行的年代。当时的华人探长韩德,从1954年进入警察行列到1973年因腐败入狱,警察生涯19年。以他每月二三百元的正当收入,不吃不喝也只有7万不到的积蓄,但他被查没的家产至少有500万港元。他在入狱时却对记者说:“我只是运气不好,碰到点子上了。”这种贪污甚至蔓延到各行各业。在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之前,消防队员要按照收钱多少而不是火情大小来衡量是否救火。
1969年,徐克到美国学习电影电视制作。“作为华侨,人家会说你是中国人,不是本地人,他会强调你不属于这个地方,是移民。童年就想,既然我是个中国人,那我就要对中国人的东西多一些了解。多看书,多了解中国文化。想作为中国人来做一些事情。这种情怀是童年影响出来的。”
现实的投射
1979年,作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一名旗手,徐克拍出了第一部武侠电影《蝶变》。徐克安排一个不懂武功的“武林记者”作为男主角,透过他的眼睛展现贪婪凶残的江湖。乱世书生的形象到了1987年变成了《倩女幽魂》中张国荣扮演的宁采臣。影片渲染了一个血腥暴力和神秘氛围的乱世情景。这与徐克所体会到的香港社会现实有深刻关系。
1980年,继武侠电影《蝶变》之后,徐克拍摄了《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两部电影,并称为徐克的“混乱三部曲”。这两部电影并非武侠片,却是武侠片虚幻背景的现实写照。
《地狱无门》取材自鲁迅的《狂人日记》。影片讲述了民国初年,某一偏僻乡村,不知何故,村民吃人成癖。由乡保安队设陷阱,凡外乡人过境,均被抓获送往屠房生剐,然后在祠堂分肉。
《第一类型危险》由于影片过于暴力和灰暗,一度成为禁片。故事来自于徐克看到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几个年轻人闲来无聊在公共场合投放炸弹。根据香港1956年颁布的法律,炸药是第一类型危险品,携带这类物品者会对社会造成“第一类型危险”。
当时的香港成为越战退伍士兵的“军火基地”,街头的古惑仔也在金钱的诱惑下心起杀机,甚至连“香港皇家警察”都是冲动派作风,几乎完全相同的失控情绪交织在一起,引爆了埋藏在文明社会中的计时炸弹。影片的结尾,将“中西交锋”呈现给观众:仅存的年轻学生发疯之后,向雇佣兵尸体疯狂扫射,冲锋枪的音效,配上的却是外国雇佣兵与港人发生冲突的真实历史照片。
“对社会不熟悉的一群年轻人,在他无法做选择之下,家庭、社会给了他很多心理压力。他为了解脱自己的心理压力,做出我们无法接受的行为。源头是什么?香港社会都为了自己生存的机会,去争取去挣扎。心理上是各家自扫门前雪。这种意识对整个社会是有伤害的。这种意识到新一代身上,更加强化和分裂。新一代是我们社会的希望,当新一代只求生存,不关注别人,就像电影的结尾,小孩子拿了摧毁性的武器在坟场里面做很反常的行为。”
在这两部电影中,只有乱世没有侠客。
“电影是投射作者在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意识。”徐克愿意与观众分享对这个世界的感觉。“看电影是看我们自己。银幕是一面镜子,照了观众的面孔也照了作者的面孔。”
徐克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安的乐观主义者。“我不相信秩序,相信人总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刻的徐克颇为认真:“武侠精神是我一生里面坚信的信念。”然而,在越来越追求规范与法治的今天,武侠电影还能唤起观众的心理需求吗?
人在江湖
电影中武林世界的江湖,大多照搬武侠小说中侠客们生活的世界。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学想象,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浓缩于想象中的江湖。孔子说:“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在徐克看来,江湖自有江湖的规矩。
“江湖就是人之间的规则,是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像江湖当中要拜码头,你要遵循江湖规矩,黑有黑道,白有白道。大家会认可你在江湖上行走。
李宇春在《龙门飞甲》中饰演女侠顾少棠。在徐克眼中,“李宇春的气质,感觉很实在地活在现代社会的江湖上。现实社会,每个圈子有每个圈子的江湖规则。在电影圈子里也有。你要去尊重电影圈子的规矩。比如,某人的活动你要去参加,以表示你对他的支持。这些就是江湖。”
徐克话锋一转:“江湖的规矩并不等于公道。规矩归规矩,公道归公道。有时江湖规矩是很不公道的。常常有员工会说,我这么辛苦,为什么我的薪水没有你高?完成一个任务为什么挂了上司的名字,而我没有?在这方面是不公平。可是,这是江湖。”
1992年,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徐克导演借任我行之口发问:“人心就是江湖,你往哪里退?”
这时候,代表“天理”和“公道”的大侠出现了。在徐克看来,“侠,就是天理。”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牺牲小我,才是侠义精神。
“我们在现实社会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把肯担当的‘侠’当成一个解决问题的希望。有这些人,我们觉得人间是有希望的。”
切入法律和现实社会的情况,会接触很多跟武侠相冲突的东西。“我常常说,拔刀相助这不是犯法嘛?可在武侠的世界里,拔刀相助是一个正常的道理,是帮人解决了困难。这种困难往往是无助。当你遇到一些法律管不到的地方,在紧急的情况下,会做一些正常情况下不常做的选择。某种强势打压下的可怜庶民和普通人,他们需要某种人来帮他出头。”武侠世界跟法治社会存在冲突,但在精神上,徐克更愿意接受武侠世界,在现实社会中追求一种精神的解脱。
尽管《龙门飞甲》使用了3D高新的“武器”,徐克的侠仍是由少数持长刃者挺身而出,来解决大多数人面临的社会矛盾。中国人的侠即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仍然是“侠以武犯禁”以武装暴力为诉求手段。在徐克的武侠寓言中,走得最远的,也莫过于电影《七剑下天山》的结尾。七个剑客明白地看到,在江湖中的行侠仗义无法根本地解决问题,他们试图直逼皇城改变世界。那已然超越了传统侠客的行为了。
徐克说,“直逼皇城”且等续集下回分解。而续集何时开拍,我们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