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到中盘的叙利亚棋局
2012-12-29赵楚
中国周刊 2012年1期
自突尼斯兴起的风暴持续延烧,在利比亚和也门的变天之后,叙利亚成为大中东地区新的关注焦点:这个国家会不会成为利比亚第二?总体来说,无论就国内和外部两方面形势来说,目前叙利亚局势还处于临界点之前,不能说一定会走到利比亚的地步。
首先,面临大选之年临近,且受国内财政困难牵制,奥巴马政府的首要中东军事政策还是确保伊拉克撤军顺利进行,以及撤军后的驻军安排可以保证伊拉克局面不会出现类似2004-2006年的那种反复,所以从军事战略上说,在叙利亚展开军事打击,既面临美军军力短缺的困难,也可能引发对伊拉克局势未必利好的系列事变。同时,总体上来说,10年非对称的战争消耗了惊人的军事和经济资源,使美军对未来亚太军事优势地位产生了很大的担忧,面对中国军事发展和地区潜在的国际权力转移,美国需要调整战略重点,应对未来挑战,这个思路已经可以从前段时间高调渲染的“空海一体战”等动态中看出。
其次,从奥巴马政府的利比亚行动模式上看,也可以看到,目前美国采取行动的政治条件并不具备。打击利比亚首先是因为联合国安理会《1970号决议》和《1973号决议》引起,符合民主党历来重视国际规制的政策偏好,与美国推进北约转型的需求吻合,同时,法英等欧洲伙伴的主动也缓解了美国面对伊斯兰民主时微妙的暧昧和尴尬。以叙利亚今日的形势来说。在“禁飞区”和阻止人道主义灾难实际变成北约推进地缘战略,更迭政权游戏嫌疑下,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要对安理会新决议采取默认或不反对的态度,目前最起码有极大的困难,何况俄罗斯在叙利亚还有传统的利益。因此,在目前美国不太可能采取激化大国政治分歧的政策。
其三,英法等北约主要盟国的军事准备有限,而对叙利亚问题“热情”远不如美国。叙利亚的军事实力、战争潜力及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力,都远非利比亚可比,以法国距离利比亚之近便,以联军武力之雄强,区区利比亚在内有反抗军的条件下,尚且复复反反,迁延几达八月,在超过半年的征战之后,英法无论海空力量的疲劳,还是弹药储备的分量,都到了一个需要修正和补充的时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可以明言的理由之外,叙利亚内部宗教和政治的力量结构,以及整个伊斯兰民主风暴背后的不确定性,也是美欧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次从突尼斯开始延烧,已发展到整个大中东地区的风暴,从本质上来说,与布什总统曾计划和尝试过的推行民主计划并无直接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超出了美国的预料。引发风暴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外来的,而是内发性的。各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僭主政治模式下滋生普遍的社会不公正,草根阶层在宗教和信息扩散双重激励之下演化成社会觉醒,而这种带有很大伊斯兰激进色彩的民主未来是否会完全符合美国及其欧洲伙伴的利益,这是带有很大疑问的发展。所以,美国对事态的基本态度是:攸关重大利益,不能袖手,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始终充满警惕,而干预只是确保塑造未来的手段而已。
因此,目前人们看到的是,从阿盟的制裁到土耳其的介入,再到日内瓦人权理事会的决议,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阿盟主导力量已是美国亲密盟友的海湾国家,而人权议题本身也是在为下一步可能的安理会决议造势。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从采取的各种政策上看,叙利亚当局对上述形势应该说具有完全清楚的认知。他们认为,毁灭的时钟远未归零,相反,在汲取了卡扎菲久攻不下班加西的教训之后,他们认为,如及时采取两手策略,完全可能赢得主动权。因此,他们一方面与阿盟展开解除制裁谈判,接受CNN访谈,否认镇压,展开对俄罗斯等危机外交,同时,在国内,则一面开启地方选举,化解草根抗议情绪,一面加紧对军事反叛者的镇压。当局相信,这一系列内外、软硬的举措会令危机降温,并在外部强权摊牌之前敉平内争,跑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