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好”家教,把好“三关”
2012-12-29蔡剑秀
中华家教 2012年10期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非常看重孩子的课程学习,所以不惜重金聘请家庭教师,以帮助孩子全面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因此,社会上的各种介绍家庭教师的机构也应运而生,但它们情况各异,良莠不齐,家长茫然,学生惶恐……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聘请到“好”的、“对”的家庭教师呢?
经总结发现,须把好以下“三关”。
基础关:亲子沟通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请家教之前,家长要先读懂孩子,厘清以下二层关系:
第一,请家教补习是否源于孩子的需求。请家教或上补习班已是现在的一种潮流,看着大多数孩子都已参与其中,王妈忧心忡忡,孩子不补能跟得上吗?于是在儿子王训小学一毕业,没有征求儿子的意见,不做任何沟通,就给他请了了“数学家教”。然而,王训对补习数学感到厌烦,经常为上家教补习课而痛苦不堪。上初中以后,王训对数学的兴趣每况愈下。王妈也感慨:悔不当初呀,把孩子对数学的胃口补坏了!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请家教一定得遵循孩子的意愿,否则事与愿违。
第二,厘清孩子的性格类型,防患于未然。源动力家庭自助教育心理管理统合专家吴琨琨老师把孩子分为两大类型:温顺型、倔强型。温顺型的学生,生性乖巧,对父母所安排的补习课程、家庭教师表现出绝对服从,从无二话;倔强型的学生,个性较强,对父母所作的安排,时常逆反而不顺从,除非遇到令自己折服的老师,才会愿意服从并配合。
所以,对于这两个类型的学生,前者要预防厌学情绪,后者要先排除叛逆情绪。家长厘清自家孩子所属类型后,并相应作出深刻的亲子沟通,才能防患于未然。下文中小强的妈妈就做得很成功。
王力强,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对于英语学科始终提不起兴趣。在学校,教王力强英语的教师是个责任心很强的老教师。这位教师希望学生们每天都能复习她所教的学科,于是每天只要有自习课,她都要到班上给学生辅导英语,或让学生背诵英语。王力强对她的做法极其反感,因此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淡了。力强妈对此很焦急,她与儿子反复沟通后,肯定了老教师的工作态度,并向倔强的儿子推荐了一位精通英语和网络游戏的研究生小李作为家庭教师。力强非常崇拜这位既会玩游戏、英语又拔尖的小李老师。从此,与老师一起认认真真定好学习计划,努力学习英语,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沟通是双向的,亲子沟通的有效性在于孩子的反应度,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受尊重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和父母一起探讨自己想请的是哪种类型的家庭教师。同时,对于倔强型的孩子,父母很有必要与其一起商定并签定相关学习协议。
重点关:综合能力强的教师
有了融洽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后,父母则可以全力以赴搜罗好老师了。一名优秀的家庭教师,除了过硬的业务能力,他(她)还要具备良好的亲和力、富有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并具备一定教育心理学知识及经验。也就是说一名称职的家庭老师,他(她)应该融学科教师、学习管理师、心理专家等多种身份于一体。对补课的对象应因材施教,要起到心理辅导、方法点拔、基础巩固等辅导作用。
如,女孩杨朵比较内向,不爱言语,但却爱玩、会玩。她对学英语不但没有自信,还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接受知识较慢。但她态度认真,主动性较强。
对于像杨朵这样的孩子,家庭教师应对他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进行初步测评,根据杨朵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对其进行认知调适,使她摆正英语学习的位置,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她未来发展的意义。其次,从她好玩、会玩的特点入手,选择适当梯度的英语游戏激发她学习英语的兴趣等。
巩固关:与时俱进的父母
在有了优秀的家庭教师教辅后,父母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要时常创造机会,定期与老师、孩子多渠道沟通,确保家教全程有序、有效进行。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新时期的家长,应该与时俱进。
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不仅仅是智力因素,更为关键的是非智力因素,如缺乏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学)、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如磨蹭、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答不完题等,学习心态不佳——如成绩不稳定、考试焦虑,还有青春期叛逆等……学习问题病在学生,根在家长。若想根治,家长必须得学习,学会如何教育子女。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就不能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的抱怨上,而是去关注孩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蔡剑秀 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福建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职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