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答案

2012-12-29李良旭

伴侣 2012年11期

  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办?》
  一个学生答道:“我不会让梨。”
  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孩子的父亲感到很困惑,觉得孩子这个问题没有回答错,怎么打了个叉?于是,他找到了老师。老师听了家长的疑问,笑着将标准答案给他看。
  他看到,标准答案是:让梨。
  一份小学生二年级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目:雪融化以后是什么?
  有个小学生答道:雪融化后是春天。
  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有个小学生在三个臭皮匠后面填空:臭味都一样!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有个小学生在天生我材必有用后面填空:老鼠儿子会打洞!老师又是一个大大的叉;有个小学生在竹篮打水后面填空:一篮水!老师又是一个大大的叉……
  因为在这些题后面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与这个标准答案不符,一律会打错,别无选择。我们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被标准” 地考过来的,我们都知道每道试题后面都有一个标准答案,我们的回答都是一个腔调,一个模样,千人一面,别无选择。
  有个小学老师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她说,有一次,有个小学生在一道填空题上写道:“绿色”的月光,照在小树林里。我觉得这个小学生很有想象力和观察力,就给这道题打了个大大的勾。
  这个小学生的家长在检查作业时,发现了我批改的这道题,认为我这是在误人子弟,月光怎么会是绿色的?家长找校长反映,校长问我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我说是银白色的月光,照在小树林里。
  校长说,你怎么不按标准答案改呢?你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
  为此,校长叫我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了深刻检查,并扣发了三个月的奖金。
  这位小学老师脸上露出痛苦和无奈的神色,沮丧地说道,我们的教育总是一个标准答案,在这个标准答案中,我们孩子的思想被禁锢在一个框子里,无法跳出。我们的老师也只能在这样一个框子里去教孩子,因为我们无法跳出固有的教学大纲。
  这位老师不无感慨地说道,在以色列,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家长都会对孩子们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生活中,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那就是智慧。智慧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在你充满美丽的想象中,你会感到你的思想如天空般的宽广无垠。如果你说太阳的颜色,除了红色,还有黑色、绿色、白色……那么,我要说,我可爱的孩子,你一定会成为下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以色列人口虽然只占全球人口的0.23%,但是却有121位以色列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比例高达18.5%,获奖人数高居世界各国之首,这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 的国度。
  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