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安:人生无处不江湖
2012-12-29施雨华
今日文摘 2012年6期
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重量级推荐语印在他小说的封底:“近年武侠小说我就看瑞安的了”(金庸),“现在的武侠小说就只剩下温瑞安在独撑大局了”(倪匡)。那是他在港台新马等地最红的时候,最夸张时一个人同时开18家专栏。
温氏武侠在内地大热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据说当时仅《两广豪杰》就有89万册销量。
武侠生活化 生活武侠化
1954年元旦,温瑞安出生在马来西亚霹雳州美罗埠火车头,这里只有几户居民。父亲温伟民是广东梅县人。
温瑞安爱结社交友。小学时就办文学社、诗社,高中时他和兄长、同道创办天狼星诗社。上世纪70年代到台湾求学,又创神州社,进而成立神州出版社,出版《神州文集》,创办《青年中国》杂志,约徐复观、牟宗三、钱穆、韦政通、胡秋原、余光中、张晓风、陈晓林这些文化名人写稿,对台湾的文化、社会现象提出警示和批评。
又办社团又办杂志,钱用完了就卖文章。没想到稿投出去又不断有人再约。分身乏术,最后他选择休学,专心做负责任、能承担的“大哥”。
人员庞杂、一日间能召集三四百青年精英的神州社树大招风,还是“出事”了。1980年他被以政治犯名义抓捕。台湾当局说他“为匪宣传”,证据是他读毛泽东诗词,巴金、曹禺、沈从文作品以及《明报月刊》。最终问不出确切罪行,当局未经审判便强制他离台。惊弓之鸟的他转投香港,适逢港府收紧移民政策,几度申请均遭拒绝。只好又回到大马,找当年的社友借宿。以前他们总是把大房让给“大哥”睡的,这次却说:“温瑞安,你睡地上。”第二天,他们送他上公车,要他“别再来了”。他日后的武侠小说写背叛奇多,与这些经历不无关系。
1981年底,他终于以海外雇员身份留港,之后成为两家电视台的创作经理。1983年底,终于获准在港居留。他的小说,也同时在港台出版。数年之内,他又相继成立“朋友工作室”和“自成一派文艺创作推广合作社”,重新开始了呼朋引伴的生活。
他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一大区别,就在于他是个“武侠生活化,生活武侠化”的人。他常常把身边人写进小说,这让他觉得自己的文字有了更大的存在意义。比如《说英雄·谁是英雄》中饭王张炭之名取自他的结义兄弟、编剧张炭。而他的结义兄妹叶浩、何包旦等人追随了他20多年,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人生恒常需要忍耐等待”
1987年他重回台湾,在各种报刊发文章。一次酒酣耳热时,张大春笑道:“温瑞安你不要回来了!我们这儿的副刊全都被你占领了。我们怎么连载小说!”
经历这许多大起大落之后,对命理术数颇有研究的温瑞安说,他信命而不认命。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起承转合起伏浮沉,在人的掌控之外。哪怕你认清了个体生命有限又如何?只管去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也许报应循环就能改良一点点。一旦认命,那就真的无所作为了。
对如此兴趣泛滥的人,写作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吗?温瑞安说他已经过了为稿费而写作的阶段,但他不会忘记,有差不多30年时间他都因为稿费的支撑而过得很好。甚至在流亡的时候,稿费也让他不但自己能生活,还可以照顾身边的人。每次遭遇人生低潮时,他寄情于此,就能得到底气。他相信大多数读者等着他写下去。哪怕有生之年未必有机会面世,他也会把它们完成。但他又开玩笑说:看金庸小说要长情,看我的,很不好意思,可能还要长寿哦。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因何去做一件事,采用什么方式,在什么境地中心安理得,大致就能了解一个人。温瑞安的方法就是随缘适性,随遇而安。在什么境遇中,就用什么态度应对。坐在大排档就享受大排档滋味;吃阿一鲍鱼(香港著名连锁酒家)就是阿一鲍鱼的要求。在他看来,幸福的人生要有许多条件,不易满足,快乐的心境却随时可以自寻。当一个人拥有很多快乐时,就接近幸福了。
(瑶瑶荐自《南方人物周刊》)
责编: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