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

2012-12-29周强王明友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5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参与国内与国际竞争的焦点。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组织,对促进技术进步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优势。文章系统分析了产业技术联盟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总结出产业技术联盟在激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巨大效应,由此应该得到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产业技术联盟;技术进步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进步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转移到了知识和创新两方面。创新是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每个企业保持繁荣和增长的关键。创新既可以为企业进行现有的各种活动提供更有效的方法,也可以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购买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创新对不同的物资资源投入的需求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地膨胀。基于以上种种因素,任何企业都很难在资源和相关技术领域取得绝对优势,因此,企业想要有更强的优势去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设法去获得外部的技术和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技术联盟就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组织创新。
  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以此来表明产业技术联盟在技术进步方面的运行机制,同时通过分析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与运用产业技术联盟来促进技术的进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此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产业技术联盟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产业技术联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合,并且目标是致力于技术创新的组织行为。广义指产业技术联盟既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同时也包括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之间,他们为了实现某一技术创新战略目标而以此组建成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它强调的是联盟各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
  产业技术联盟表现出的是一种组织间的关系形式,不仅可以发挥联盟松散组织的灵活性,不断地整合内外部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基础进行创造性发明,而且还可以依托联盟企业这个强大的后盾以及有效的联盟管理机制,利用联盟企业各自的科研机构和关系网络,把握前沿技术,迅速地整合各种力量,开发出适用市场与有竞争力的技术,技术就是在产业技术联盟这个庞大的技术创新体系的R&D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进步。因此,它们表现出一种依附发展关系,即联盟的R&D行为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技术进步为目标,技术进步依托产业技术联盟中的创新体系对它的作用机制得以快速的发展。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聚合机制、学习机制、集群机制、协同共生机制、社会资本机制。
  三、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
  (一)聚合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聚合机制的一般过程表现为:企业之间通过组建产业技术联盟聚合各个企业的创新资源,使其能够更有效突破技术创新阀值、充分实现技术创新中的规模经济、分担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投资风险,从而激励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技术进步。
  1.产业技术联盟通过有效的突破技术创新阀值来促进技术进步
  阀值理论表明,如果企业的创新活动要产生创新成果,其中,R&D的人员与投入必须超过某一阀值(临界值)。一个企业通过寻求合作伙伴同其他企业组建成产业技术联盟,聚合联盟内各企业的创新资源包括资金投入、技术积累以及专用设备等,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创新阀值,进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技术的进步。
  2.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来促进技术进步
  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想要有更高的经济效率,必须要使它的研究开发活动达到一定的规模。产业技术联盟能够通过聚合联盟内各个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的力量,使联盟内伙伴的创新资源能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资源配置。在产业技术联盟这个创新体系主体下,研究开发的规模扩大,有效发挥了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增强了技术创新的效率,实现技术创新中的规模经济,促进技术进步。
  3.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分担技术创新中的投资风险来促进技术进步
  一项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成本很大,而且伴随着极大的技术创新风险,尤其是一些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不得不支付庞大的产品开发费用和固定的资产投资,这就使许多企业面对这种情形都对技术创新活动望而止步,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始终停留在低迷状态,导致技术进步缓慢。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分担庞大的产品开发费用和固定的资产投资,降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使原本低迷的创新活动变得活跃起来,在创新的进程中不断地促进着技术进步。
  (二)学习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的学习机制主要过程为:企业之间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学习,并实现学习的速度效应。
  1.产业技术联盟企业通过优势互补来促进技术进步
  新技术的突破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单个企业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学科的关键技术,企业面对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将会产生技术瓶颈,使得技术创新进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企业在产业技术联盟这个体系下,就能够互相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相互学习弥补各自的技术弱点,顺利地突破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的技术瓶颈,实现技术进步。
  2.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实现技术创新中的组织学习来促进技术进步
  一种技术不仅包括显性的,还包括隐性的。尤其当企业拥有隐性技术的时候,其他企业想要获得这种隐性技术是相当困难的或者说获取成本极大。产业技术联盟通过使不同企业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研究人员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进行广泛的共同磋商和实践,从而使合作企业从中获得通过外部市场交易而难以获取的技术。通过组织学习为其他企业的创新过程提供新的理念、新的活力和新的技术,使企业的技术得到进步。
  3.产业技术联盟通过实现学习中的速度效应来促进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的革新速度很快,企业要想使自己的创新活动快速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至于使自己的创新活动成果跟不上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注重技术创新的速度。产业技术联盟创造了一个便于知识分享与技术交流的宽松环境,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强联盟成员的联系。这就加快了企业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速度,为自己的技术创新创新活动提供了及时有效资源,加快了各自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了技术进步。
  (三)集群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集群机制的过程是指:各个企业之间通过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有效地将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增强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使联盟企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引起技术的进步。
  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性也被称之为溢出效应,即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本与收益并不完全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应出来,而是可能自动地外溢到其他生产企业或者消费者手中。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质其实就是技术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创新的产出:技术成果。由于技术创新活动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外部性效应,使其他企业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产业技术联盟这个共同主体下,可以将外部性内部化,使得每个企业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发动了联盟各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且还通过使创新收益上升、创新成本下降、创新周期缩短、创新风险降低,使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激励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引起技术进步。
  (四)协同共生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的协调共生机制过程主要为:由于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由于创新能力的不足与创新资源的匮乏,通过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与技术整合,以此来进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技术进步。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的特征,所以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现实中,每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单纯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是十分艰难的。产业技术联盟体系能够解决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资源缺乏的问题,使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资源共享,同时联盟体系能够不断地进行技整合,使它们能够利用各自的资源,协同共生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在联盟的创新体系下,通过技术创新活动突破技术的新阀值,使新系统产生1+1〉2的协调效应,促进技术进步。
  (五)社会资本机制
  产业技术联盟的社会资本机制主要是指:产业技术联盟与企业、其他产业技术联盟之间的技术知识的转移机制,通过科研人员的流动或社会关系网络的联系,从而获得相关的技术,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进而促进技术的再次进步。
  所谓社会资本指的是建立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网络的总和,它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产业技术联盟在促进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其他产业技术联盟或企业通过社会资本方式获取产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成果,在这个基础上依靠自身的研究能力进行二次创新,使得技术进一步得到提高。由于产业技术联盟拥有比单个企业更多的社会资本,它能够很快地获取单个企业二次创新中的技术成果,并进一步进行新的二次创新,进而又一步推进技术进步。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产业技术联盟对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的系统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产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激励技术创新活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效应。它在技术创新方面展现出了比任何单个企业都具有的独特的创新活力,因此产业技术联盟应该得到我国政府及企业的高度重视,切实地运用好它对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机制,将会引起我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产业技术联盟因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与丰富的创新成果,受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然而要充分地发挥产业技术联盟的优势,必须加强产业技术联盟的管理机制。联盟的组建是以一种松散式的组织形式存在的,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牵扯的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等企业关注的问题,在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的过程中应该处理好这方面得问题,尽量能使每个企业都能以最大的积极性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去。同时并不是任何的企业之间都能组建成产业技术联盟,而是互相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各自基础等。因此在产业技术联盟伙伴的选择上必须要充分的考虑与综合企业各方面因素,这样才能使产业技术联盟达到一个被充分利用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生延超.技术联盟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