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企业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2012-12-29张泽丰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5期
摘要:微型企业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它对广西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化解二元化经济结构难题、解决劳动力就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养企业人才、激活市场活力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微型企业;地位与作用;广西边远地区
一、微型企业的内涵
全世界对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微企)目前还缺乏一致的定义,但雇员人数通常为10人以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1年的发展合作报告中的定义是发展中国家自谋职业者或与其家庭成员建立起来的规模很小的企业,雇员人数2-10个不等)。我国对微企的界定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据2003年《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把微企包涵于小企业当中;第二个阶段是微企从中小企业中独立出来并详细给予界定标准。根据2011年7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研究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二、百色市发展微型企业条件分析
(一)百色市基本情况
广西百色市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是广西最大的地级市。“老少边山穷”是该区域的特征的高度概括。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在此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百色市是少数民族地区,分布有壮(占总人口的80%)、瑶、苗、回、彝、仡佬等七个少数民族;百色市地处广西西部,南接越南,是典型的边疆地区;百色市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5.4%,是多山区;百色是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百色市是国家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有10个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此外,百色市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铜矿、水晶、褐煤、黄金等储量居广西首位,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铝土矿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百色农产品丰富,右江河谷平原带为百色特有的农业宝地,蔬菜已经成为广西最大、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百色市是驰名中外的芒果之乡。
(二)百色市发展微企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1.有利条件有以下方面:一是广西边远地区是资源富集区(矿产、旅游、农产品等),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是符合经济分工和市场竞争原则的理性选择,丰富的资源是微企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二是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百色市有2所本科院校,高校在校生达2.64万人,为微型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三是百色市目前大型的有色金属(如铝)、石化、农产品加工(如制糖)等企业存在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弊端,但同时也为微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空间。四是政府扶持。谢旭人表示2012年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并向小、微型企业和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广西2011年3月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丰若干意见》,从扶持对象(“八类人群”)、扶持产业、运作模式(“1+X”)、财政补助与税收扶持政策、行政规费减免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百色市2011年7月出台《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实施意见》。
2.不利条件有以下方面:一是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对微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十分不利,特别是多山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不便、语言复杂、信息不畅、缺水缺电等弊端。加上不少地方地广人稀,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劳动力相对缺乏。二是当地人文化素质偏低,微型企业创业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积累不够。三是自有资金缺乏、融资难等问题突出。
三、百色市微企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了改变落后面貌,百色市深入实施“四地一带一枢纽”战略,主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如“千亿铝产业工程”、超100亿铜、锰系列合金和硅系列产业、超100亿石化产业等。但由此也产生了贫富悬殊拉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就业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为此,2011年7月百色市通过了《百色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暂行)》和《百色市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实施意见》两个文件,规定具有该市户籍(含集体户口),并在拟创办的微企所在地居住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库区移民、被征地拆迁户、残疾人、城乡退役军人等“八类人群”创办微企,将获得政府的直接资金补助,还可享受资本金、税收、融资、行政规费等方面的多项优惠政策。截至2011年9月23日,全市共发展微型企业38家,注册资金达363万元。其中,按行业分,种、养殖业14户,居民和其他服务业2户,批发和零售业20户,餐饮业2户;按人员类别分,大中专毕业生9户,下岗失业人员4户,返乡农民工16户,库区移民6户,退役军人3户;按企业类型分,个人独资企业36户,有限责任公司2户。
四、微企在广西边远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完成了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纳税额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已经成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微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微企对广西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下。
第一,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经济发展是落后民族和边疆地区保证民族团结的第一位因素,大企业富国,小企业富民,扶持发展壮大微企,能够真正的做到藏富于民,因而能够有效地促进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
第二,促进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化解二元化经济结构难题。二元化经济结构突出是广西边远地区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国家投资从外部迁入的或本地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业主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自我发展的“孤岛效应”,出现了“墙内机器轰鸣,墙外刀耕火种”的情况。通过发展微企,激活民间资本与老百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能够有效地化解二元化经济结构难题。
第三,极大地促进就业。微企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如果按照每个微企平均10人统计,发展1000个微企,就业人数就增加约1万人。截至2011年8月底,重庆市梁平县累计发展微企639户,带动了6438人就业;截至2011年9月15日,南宁市已发展微企500多户,带动5000多人就业;2012年百色市右江区将发展微企200户,使右江区微企业户数增至400户,为该区新增就业人员2000人以上。
第四,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微企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在经济体制转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仅具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一般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目前广西边远地区发展经济主要依赖于大项目和大企业,特别是对矿产资源(如百色市的铝)的依赖,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小,为27.3%。据统计,广西小、微企业中从事第一、二、三产业占法人单位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5%、27.9%和69.6%。因此,扶持微企能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加快广西边远地区经济发展。
第五,有利于人才特别是企业家的培养。微企由于规模小,人数少,很多情况下企业家既是领导者又是普通员工,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本人的企业经营能力,而且生产第一线的实践促使企业家们更具有丰富的实际生产经验,更利于他们以后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情况的把握,使他们成为优秀企业家。
第六,激活市场活力,是西部大开发的根基。西部大开发是贯彻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国家对西部不断的支援难以激发西部经济的活力。由于西部不少地区(如广西大部分边远地区)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形成了对国家“输血”的依赖,从而造成越输越贫血的状况。而微企是市场中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经济社会的造血细胞,发展扶持微企的发展能够充分利用西部的各种资源,激发西部市场活力,从而使得广西边远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真正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异。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