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2-12-29张尤新杨菁朱艳凌
张尤新,杨菁,朱艳凌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国家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是从制度的环节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政策、资金保障等制度层面提供了专项开展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将来直接服务对象为基层每一个生命个体,要满足基层卫生工作;承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保健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岗位职责,必须采取与之相呼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完成培养任务。鉴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在临床医学定向生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使我们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具备岗位胜任力,毕业后能够下得去、做得好。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10级临床定向医学生、2010级临床医学生 (一个理论班90人)。两个专业学生均通过全国高考统一招生,上学期基础课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2.研究步骤。首先,教学分组。两个专业均采用多媒体教学,2010级临床定向医学生生物化学进行案例式教学,2010级临床医学生生物化学进行传统教学。两个理论班由相同老师授课。其次,案例设计。案例设计的出发点为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动性和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际能力,目标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根据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1]案例既能全面反映教学大纲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又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尽早将抽象的基础理论与具体的临床问题结合在一起。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案例。案例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所占比例由传统教学的10%提升到60%左右。再次,教学实施。将案例提前发给学生;提出具体问题;以学生分组准备及讨论的方式进入教学过程。
3.评价方法。一是客观评价 (期末考试成绩100分制)。比较以不同方法教学,各组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的差异。二是问卷调查。由学生从教学方法应用及教学方法效果来进行评价。包括:对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的评价,共5个项目。对案例式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共7个项目,采用计分制:好为5分,较好为4分,一般为3分,较差为2分,差为1分。由授课教师在课程结束时发放问卷,当场独立完成后收回。问卷发放90份,收回90份,有效回收率100%。填写调查问卷之前,详细说明问卷调查的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问卷调查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回答问卷中的内容,防止出现漏项,以免引起调查统计的偏倚。达到问卷调查对完善及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作用。三是数据处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二、调查结果
1.期末考试成绩。不同教学方法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显示案例式教学法平均分较传统教学法提高9.1分。(见表1)
2.学生对该教学方法应用的评价。(见表2)问卷结果显示,97%的学生喜欢案例式教学法。56%学生认为教师将案例提前告知,占据课余时间较多。赞同将案例穿插于理论知识中讲授达到97%,认为案例教学可适当推广到其他课程教学中。
表1 不同教学方法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表2 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案例式教学法的评价
3.学生对该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3)从学生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认可和赞成该教学改革,体会到案例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但由于需要查找文献和资料,花费的时间要多,增加了一定的学习压力。
表3 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效果的评价
三、讨论及体会
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以案例指导学生查寻有关资料、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组织学生对事件、情境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已经应用在多学科领域的教学工作中,并在临床定向医学生培养中进一步研究探讨。
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的特殊性,在学生学习基础课时,尽早接触临床病例,使知识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上。首先,教师负责组织搜集典型案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点后,再把案例发给学生;下发之前,教师先确定分析案例的具体思路;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分析案例,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课后查阅资料,做好准备;最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案例。
案例教学法中,如何搜集典型案例、分析研究案例、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其根本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3]实践证明:案例式教学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教学组。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案例讨论。问题的提出是关键,深度把握好,范围限定好,难度适当控制,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获得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探讨精神,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望,加深理解、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调整好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案例的引入提前,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抽象的理论学习变成一种积极探索自身职业定位及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快乐过程。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把握学科的最新动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案例的选择是教学成功的关键,[4]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周详的准备,明确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主体,做到井然有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重点、难点易于理解,能充分调动、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准确、精炼、合理的解释。课程结束后,教师应把案例归类整理,建立案例库,并不断更新,附上讨论提纲,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方便。
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比较抽象的生物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更易理解,同时能够与临床疾病及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起来深入浅出,便于领会。◆
[1]刘铮然,崔成立,杨玉梅,等.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93~94.
[2]李玲.案例式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98 ~100.
[3]李雅娜,殷晓春,刘桂香,等.案例式教学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实践[J].解剖学杂志,2009,32(3):423 ~424.
[4]尹晓菲,胡艳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谈[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