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手记
2012-12-29屠强
主编手记
窗外便是海。刚刚入夏,海边已经有不少人身着泳衣尽情戏水。海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在这座绿色的滨海城市,人与海相依相伴,从清晨海的尽头绽露出第一缕阳光到黄昏落日沉入海角天边,都有人或静或动地用自己的身影与大海相衬,无时不刻不展现出人与海洋的唇齿相依之情。面对大海,我经常会想,我们向海洋索取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但是为海洋又做了些什么呢?
每每想到海洋,脑海中第一反应都会是她的美。很少有人在谈到她的时候会先联想起一堆堆垃圾的情景。但是事实上,当你置身海边,看到的绝不仅是美景,也会看到垃圾随处散落的情景。对这些以饮料瓶、塑料袋为主的垃圾,大多数人或许都抱着眼不见心不烦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是如果把它们集中放在一起堆在我们面前,那场面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是不可避免的,即便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概念愈加强调,仍然会给环境制造新的负担。那么,既然无法保证不制造新的垃圾,就应该尽早科学地调整面对垃圾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应该说,如何对待垃圾、如何处置垃圾才是目前最值得让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今天,大多数人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理念,很清楚随意丢弃垃圾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但是,人们并不很清楚怎样从自身行动出发来减少这种危害。也就是说,民众缺乏的往往并不是做事的态度,而是方法和途径。比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随手丢掉废弃的饮料瓶,但也不愿意把它们堆放在自己的家中。在一些发达国家,普通民众并不需要将饮料瓶集中在一起等待专业人士回收,他们只需将这些瓶子就近送到各种有瓶装饮料销售的便利店,即可完成回收程序。这种便利的途径使得民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此外,如果能够在允许民众活动的海滩设置有效和相对便利的回收设施,在民众可能前往的地方设置善意的提醒标志,都有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随意乱丢废弃物的情况。当然,适当的宣传、教育和警示工作也是必要的。
我总在期望,在现代乃至我们的后代,海洋面临的环境压力应该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海洋正逐渐变成一个我们弃置废物的大容器,即使有时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最终导致的结果却不得不接受。因此,从这方面来看,人们已经有足够的准备和决心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降低海洋环境继续恶化的风险,还原她原本湛蓝的色彩。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应该牢记,所有的行动都必须从现在开始,从你我开始。要相信,麻木这种情绪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而会是一个群体的特征。想改变它,只能从今天、从现在、从自己开始,不再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