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的探讨

2012-12-29郑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2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管理人员智能化

郑岗

(浙江捷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000)

1 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思路

业主、设计单位、施工方对于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要求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项目的参与者也会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打算,这一情况无论是对智能化建筑的设计还是施工都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业主单位可能因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而忽略掉设计方案中的优秀内容,或是因自身的某种特殊功能需要而否定一些合理化涉及;设计单位有时会因为过分追求设计的完美度而忽略造价、可行性方面的内容,对于设计指标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利于项目经济性的保障;施工单位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时不会选择那些虽功能强劲但租金高昂的设备,进而对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影响。由此可见,想要确保建筑智能化施工的整体水平,就必须统一项目参与各方的思想,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应遵循以下原则:设计方案的确定应根据业主单位的功能需求、承受能力、项目规模、客观的环境因素等内容进行,使最终结果尽可能满足三方面的差异性需求。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综合布线系统,因此需要将建筑整体设计与管线规划结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施工能够高效、顺利的进行。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责任,划分各自的责任范围,以便在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设计方案还应兼顾灵活性内容,以便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方便的补充与变更。

2 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温度、防火、热电站、照明监控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一个科学、完善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为业主提供更加优越的使用环境,最大程度的满足建筑智能化对于高度集中办理的需求。

2.2 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人事、财政、物流管理系统和文件处理系统四个组成部分,为了向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自动化办公环境,大多数智能化建筑都会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此举在高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可以极大的提升办公效率与水平,为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整体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

2.3 通信智能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主要涉及无线电、互联网、电视、电话通信系统四个组成部分,用户对于相关功能进行使用的便捷程度则取决于通信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完善程度,一个科学、合理的系统出了能够保障通信、通话数据传输的效率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信息通信的安全性。为了确保自身的涉及施工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采用符合国际通用网络工程要求的建筑标准,设计工作也会更加规范,使项目的建设与设计理念的实现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 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设计工作是建筑智能化施工水平的前提条件,而施工过程则是决定着设计理念能否实现、项目建设能否高水平进行的关键。所以,无论是施工流程的规范还是施工人员素质的保障与提升,都是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工作所需注意的重点问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管理人除了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外,还要对全部的施工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整个项目在各个施工阶段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具体来说,管理工作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要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相对于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质量工程师而言,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施工水平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施工队伍中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重点施工区域的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应的业务能力考核,考核通过后,应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分工。对于项目经理岗位而言,负责人必须拥有丰富的弱电系统工程现场管理和操作经验,具备协调项目参与各方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施工方技术总监岗位的负责人则必须具备参与大中型弱电项目的经验,从而能够胜任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指导的工作任务;质量工程师岗位的负责人除了要掌握弱电系统工程的相关特点外,还必须能够熟练应用各项验收标准,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以此确保施工质量。相对于这些主要的负责人,建筑智能化施工对于一般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也必须具备综合性的业务素质,要能够领会设计单位的用意,服从管理者有关设计规划的指导和要求。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熟练运用综合布线工艺的能力,以便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自控。

3.2 高水平的施工队伍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在这个前提下,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应转移到施工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上来,也就是说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研究、讨论和优化,使之具备更高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施工方案中,必须对建筑设计、建筑内外的装饰条件等内容进行全面考虑,以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临时调整而影响工期和项目造价。不同部分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应综合到一起进行考虑,使不同方案间能够更加协调,为设计方案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保障。

3.3 细节决定成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务必要做到对不同环节进行全面掌握和高水平的协调。例如,施工过程中的管道工程所涉及的预留孔洞问题就必须得到完美的解决,无论哪一个细节都要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施工的流畅性。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在施工操作结束后,管理人员首先要对用户间的数据通信是否通畅进行检查,合格后,再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联通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为日后的竣工验收提供借鉴和依据。另外,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至少三个月的试运行,以此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测评,未能达到设计要求的部分必须及时进行整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使系统在投入使用后不会频繁的发生问题,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应用体验。

3.4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为此,管理人员应注意借鉴以往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吸取各种教训,对施工进行改进和完善。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综合布线系统的设置与建筑结构之间产生矛盾之处是非常常见的一类,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管理人员应在施工正式进行之前就对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形成若干套解决方案。另外,设计人员在考虑建筑结构与强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兼顾不同施工工艺之间的衔接度问题,以免因频繁的改动而影响建筑的整体效果,尽可能在设计层面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

结语

就目前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智能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然会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不过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因此,管理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要加强对不同环节、各个细节的重视程度,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来提升我国在建筑智能化施工领域的整体水平,最终为国内建筑智能化施工迈向崭新的发展台阶作出自己的贡献。

[1] 陈欣江.探讨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21):96-96.

[2] 李光伟.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下旬,2010,(2);65-65.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管理人员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