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探索

2012-12-29王宪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12期
关键词:错层易性屋盖

王宪华

(黑龙江省桃山林业局基建科,黑龙江 铁力 152514)

造成建筑裂缝的原因错综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讲,墙体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两大类:在各种荷载直接作用下墙体产生的相应形式的裂缝称为受力裂缝;因温湿度变化、材料干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裂缝是非受力裂缝,又称变形裂缝;还有使用劣质材料产生的裂缝,有施工不规范造成的裂缝,更为严重的是因偷工减料造成的裂缝。

建筑产生裂缝或坍塌主要是结构受力出现了不均衡状态。有时在裂缝出现之后达到新的平衡,一有时裂缝出现之后又继续发展导致坍塌。

1 建筑常见的几种裂缝有

1.1 沿拱顶底面的连续裂缝

1.2 沿1/4 拱跨处底面通长的裂缝

1.3 端靖在1/3~1/2 墙高处沿水平位置裂缝

1.4 沿端墙拱座梁处水平裂缝

1.5 外墙在拱脚处的斜裂缝

1.6 纵墙门窗过梁上的裂缝

1.7 拱挑檐中央裂缝

1.8 由大梁支承的砖拱,在拱跨的1/4 处出现裂缝

2 产生裂缝原因

2.1 过大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当地基很不均匀,建筑体型复杂,结构布置不当时,建筑物容易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裂缝。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建筑物发生相应的整体变形,墙体中附加产生弯曲应力和剪应力,当墙体内的主拉应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墙体中便出现斜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斜裂缝大多发生在房屋纵墙的两端,裂缝一般由主拉应力引起,发生于墙体较薄弱的截面,所以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裂缝多发生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的宽度下大上小。裂缝的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一般说来,当地基沉降曲线为凹形时,墙体裂缝呈正八字形;当地基沉降曲线为凸形时,墙体裂缝呈倒八字形。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措施是合理设置沉降缝,正确布置墙体、设置圈梁。

2.2 因承载力不足产生的裂缝

由于砖砌体是脆性材料,其抗拉强度较低,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很可能是结构破坏的特征。因此,正确认识这类裂缝的形态特征是十分重要的,这类裂缝主要产牛原因有;柱、窗间墙高厚比较人的中心受压和小偏心受压;承载大梁的墙局部受压;轴心受拉或偏心受拉;砖挑檐的竖向剪力:墙柱的大偏心受压;砖平拱的竖向弯矩;砖过梁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

2.3 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伸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引起砌体开裂。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的形式主要有八字形裂缝和水平裂缝。八字形裂缝一般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1~2个开间的范围内,严重时可发展至房屋1/3 长度范围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多沿窗口对角线方向产生。八字形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的两端。这是由于砖砌体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线胀系数差异较大引起的。在较大温差情况下,墙体与屋盖形成较大的变形差异而在墙两端产生八字形斜裂缝。

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屋圈梁下2~3 皮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断续续地分布,裂缝深度有时会贯通墙厚,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因纵、横墙水平裂缝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当房屋有错层时,错层处的墙体容易发生局部垂直裂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收缩和降温,使钢筋混凝土楼盖产生约二倍于砖墙的变形,致使墙体上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使砌体开裂,错层处的墙体发生局部竖向裂缝。当房屋圈梁布置不当时,也会引起墙体开裂。此外,由于房屋温度区段过长,因温度及墙体干缩的原因也会引起墙体竖向裂缝。

防止顶层墙体因温差及收缩变形而开裂的主要措施如下:

2.3.1 采用混凝土屋盖时,应在屋盖结构层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并合理安排屋面保温层施工。现浇的屋面挑檐可采取留置伸缩缝的办法。此外,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2.3.2 加强顶层墙体的抗拉能力。例如,在墙体四角檐口下一定高度范围的砌体内配置适量的转角水平钢筋;在屋盖下设置沿外墙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2.3.3 避免楼盖的错层布置,否则宜在错层处设伸缩缝,或在错层处墙体内局部配筋予以加固。

2.3.4 在结构构件的构造上保持结构的连续性,避免形成薄弱环节。如钢筋混凝土圈梁沿外墙应形成闭合,不得在外墙中部作内转处理。

2.4 其它裂缝

这些裂缝包括: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梁相继同步施工致使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内低外高斜裂及与外纵墙之间的竖缝等;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 高度处出现的竖缝;砌体构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施工质量差造成的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这些裂缝形态各异,必须对症防治。

3 提高墙体质量防治裂缝的主要措施

3.1 按照规范的设计要求和构造规定进行设计,是保证墙体质量的重要前提。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意图直接影响到房屋墙体的布置,所赋予墙体的结构、构造以及截面尺寸、高厚比与材料等级等因素,对墙体的稳定性、受力状态和墙体的质量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设计人员应建立正确的设计概念,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从结构与构造的设计方面采取确保墙体质量的措施。

3.2 主要的墙体应选用外形平整、质量好、强度高的砖材,对于不规则的、黑心大的砖坚决不用。

3.3 正确选择不同种类的砂浆应用于不同场合,并注意在改善砂浆和易性的同时控制其强度等级。

砂浆的和易性是保证砌体砌筑质量的重要条件,在砂浆中掺入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有利于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砌筑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墙体的强度指标,但塑化材料的掺量对砂浆强度十分敏感,掺量如超过规定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下降40%。因此,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要注意控制砂浆的强度等级。掺入塑化材料后,如砂浆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应适当调整配合比。

此外,正确的砂浆搅拌加料顺序和均匀充分的搅拌也是提高砂浆匀质性与和易性的有效措施,但不得用增加微沫剂掺量的方法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3.4 瓦工的砌筑质量是墙体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要做到灰缝均匀饱满,厚度适中;要满足《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程度(贴灰面)的要求,以及对墙、柱表面垂直度和平整度的偏差规定,避免出现倾斜、鼓肚等现象,保证墙体良好的稳定性;要遵循正确的砌筑方法,才能保证砌筑质量。应使操作人员理解砖墙组砌形式不单纯是为了清水墙美观,同时也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要。因此不论清、混水墙,均应满足错缝的要求。

结束语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在基本原理上有基于防裂概念的“防”、“放”、“抗”三种。“防”,即适当的屋面构造处理,减少屋盖与墙体的温差,减少屋盖与墙体的变形;“放”即采用适当措施,允许屋面或墙体在一定程度上自由伸缩;“抗”即通过构造措施,提高砌体强度.加强墙体的整体性和抗裂能力.以减少墙体变形、减少裂缝。

[1] 张建勋.砌体结构[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宁仁岐.建筑施工技术[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钱昆润.建筑施工与管理实用手册[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错层易性屋盖
棍子上的屋盖
某商业+停车楼错层结构设计若干问题及措施
有关错层结构的探讨
玛瑞原油生产和易性高黏高弹沥青的研究
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和易性研究
低矮建筑几何参数对其双坡屋盖上最不利风压系数的影响
变性手术及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