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影视剧的创作需要诚意

2012-12-28祁建

声屏世界 2012年11期
关键词:影视剧民俗题材

祁建

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端于上世纪30年代,兴盛于50、60年代,以《五朵金花》《阿诗玛》《山间铃响马帮来》为标志的一批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极高的赞誉。近年来,《尘埃落定》《康定情歌》《奢香夫人》《木府风云》等一批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尝试将更多时尚元素、主流价值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而使民族题材影视剧被更多观众所接受。

然而,随着受众范围的扩大,少数民族影视剧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如近日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首播的《长白山下我的家》是一部表现朝鲜族人民60多年奋斗史和心灵史的电视剧,此剧播出后就有热心观众指出,该剧中很多具有少数民族特性的内容,被处理成表面的热闹,民族风情被作为烘托场面、制造噱头的道具,表面上是演少数民族,实质上表现的却是“汉族眼中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表达。

缺乏诚意的创作使少数民族电视剧中的民俗简单堆砌,显得浅薄且毫无价值。少数民族影视剧创作需要诚意。少数民族电视剧因其选择题材的特殊,需要创作者高度把握少数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民族品性,有节制、艺术地表现民俗,既不流于哗众取宠,又富有思想内涵。创作者应该透过包装的外衣,通过对少数民族和剧中少数民族人物的人文关怀,提升影视剧的思想文化品格。

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肩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只有用诚意浇灌的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剧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成为中国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启一扇新的大门。

猜你喜欢

影视剧民俗题材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民俗节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被影视剧带火的“胜地”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